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當受到批評時,無論對方是不是上司,有道德智慧的回應應該包括下列重點......
當受到批評時,無論對方是不是上司,有道德智慧的回應應該包括下列重點:
一、抗拒想要漠視評論的衝動。
仔細思量他人對我們的批評,能夠加強自己對關心議題的理解程度。要面對自身的缺點是很困難的,但如果那個批評具有道德智慧,那麼加以注意對自己是有益的。若是當面遭到批評,仍應盡力抗拒想要打斷批評者並為自己辯護的衝動。
二、承認自己的想法可能有誤。
可能是自己未察覺到某些事實,或者忽略了某些關鍵性的規則或原則。
三、明白那些對人不對事的抨擊其實透露了更多和抨擊者有關的事,而不是和你有關。
比較明智的做法是不理會那些抨擊,而不是讓自己沉淪到那一類抨擊的水準。
四、把毒藥轉換成療癒仙丹。
在我的演講、書籍及媒體訪談中,常用我遭到的人身攻擊做為例子,解釋何為無意義的批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那些人身攻擊帶來的刺痛,同時可能幫助他人避免採取低下的手段。
美國女星蒂娜.費伊(Tina Fey)在回憶錄《跋扈的人》(Bossypants)的封底上放了一個別人攻擊她的電子郵件,而她對那個電子郵件的幽默討論被《紐約時報》書評視為書籍亮點。事實上,你不必是個演說家、電視評論家或名人,就能把惡意批評轉變成具有道德智慧的東西。光是意識到收到卑鄙惡意的信函會讓人感覺多麼惡劣,就足以不讓自己成為寄發那種信函的人。我經常掙扎在那種卑鄙的衝動下,所以很清楚要實踐這個想法有多麼困難。
五、要心存感激。
收到有建設性的批評,最好的回應就是「謝謝你」;這是個禮物,能幫助我們成長。如果收到的是不具道德智慧的批評,而我們採取了正直高尚的應對方式,應該高興自己抗拒了衝動,沒有淪落到與那位批評者相同的水準。
我們的人生目標可以是誘發出別人和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可以是靠權勢凌駕他人來感到自尊自大。如果前者是我們的使命,就該恭敬地批評別人並且有風度地接受批評,只要那個批評是出自真誠。
摘自《道德課》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EXEL, 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