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作者溫斯坦明確指出,事業與人生若要順利美好,不僅情緒智商要好,道德智商也很重要。高情緒智商者的特質之一,是能夠留意自己及他人的感受;高道德智商的人則懂得正確處理這種感受。不僅能明辨是非,也有勇氣去做對的事。可以說是最實用、最有價值的一種做人處事智慧。
道德智商攸關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成功、人際關係和諧與否,乃至自我肯定的程度。然而,做出正確選擇並不容易,甚至連搞清楚什麼才是正確的事,也很不簡單。儘管每個人的行事作風跟理由都不盡相同,但我們行動時都可從五個方面來思考:
.這樣做會造成傷害嗎?
.這樣做能把事情變得更好嗎?
.這樣做尊重人嗎?
.這樣做公道嗎?
.這樣做是有愛心的嗎?
只要能善用這五個原則衡量該做的事、並且放手去做,不管事情多麼複雜,我們都能找出最好(有道德)的方式過生活。
【道德智商…那又怎麼樣?】
道德智商不等於鄉愿,它是理性的五原則,思考別人的判斷,以及所有支持這些判斷的依據,幫助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做出明智決定。
工作上,它讓我們避開尷尬人際關係、與難纏傢伙平靜共處、批評與裁撤人員時阻止負面餘波,還能聰明回應上司的不合理要求與行為。
生活中,它教會我們把時間分給親近的人、區別吝嗇與節儉的界限、善待自己的身體,並且化解不公道帶來的憤怒情緒。
它讓企業與客戶懂得彼此尊重與給予,減少消費糾紛。
無論是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Dr. Sanjiv Chopra、心靈導師Dan Millman、健身專家Denise Austin、電視主持人Deborah Norvelle,皆身體力行本書智慧。無論你在什麼職位、做什麼事,也能和他們一樣,鍛鍊道德智商,讓日子過得更美好。
【30雜誌12月號 職場軟實力】
推薦序 戴勝益
第一部分 什麼是道德智慧?
第一章:為什麼要有道德智慧?
第二章:道德智慧的五個原則
第三章:重做測驗:你的道德智商有多高?
第四章:有關道德智慧的十大問題
第二部分 職場倫理
第五章:與同事和諧共處
第六章:你是個好主管嗎?
第七章:得體應對你的上司
第八章:商場上的道德智慧
第三部分 日常生活的道德智慧
第九章:我們都是一家人
第十章:對待自己的道德智慧
結語:那又怎麼樣
後記:隨時問自己五個問題
為什麼要有道德智慧?
你的道德智商有多高?不妨先做以下測驗,再繼續讀下去。我將在前三章說明道德智慧的五個原則,幫助各位了解何謂道德智商、而我們的道德智商又是如何。
一、 你發現朋友海瑟在臉書貼了一張照片,一手拿著菸斗吸大麻,另一手拿著一瓶伏特加。你會怎麼做?
A 告訴她,你覺得公開那張照片不是個好主意。
B 絕口不提這件事。
C 按讚。
D 把照片複製到自己的硬碟中,如果哪天她膽敢欺騙或背叛你,就用來對付她。
二、 你在一家餐館吃午餐,無意中聽到同事包柏與瑞伊在談論某位客戶,而你們公司和該客戶的業務往來正遇到瓶頸。他們不但頻頻提到客戶的名字,也具體談到相關訊息。你會怎麼處理?
A 走到他們桌邊,提醒他們別忘了保守業務機密的重要。
B 不理會。
C 把這件事跟主管報告。
D 用手機拍下來,上傳到YouTube播放。
三、 你帶十二歲的兒子去看電影。買票時,看到一張公告寫著:「十一歲以下兒童票,六美元;成人票十二美元」,電影院的服務人員認定你的兒子該買成人票。你會怎麼做?
A 買一張成人票和一張兒童票。
B 買兩張成人票。
C 拿錢給兒子,叫他自己去買一張票。
D 詢問兒子對這件事的看法,然後照他的建議去做。
四、 你的某位員工不僅遲到早退,還經常利用上班時間上網購物、吃午餐、喝咖啡。幾個月前,你才開除了相同行徑的其他人。不過,這名員工是你的好友的女兒,而你已經跟她談過好幾次了,問題依然存在。你會怎麼做?
A 開除她。
B 不再理會這件事。
C 再和她談一次,告訴她,這是她改過自新的最後一次機會。
D 請你的朋友(她的父親或母親)跟女兒談談。
五、 上班日,你醒來後發現自己感冒了。你會怎麼做?
A 請假在家好好休息。
B 請假在家,但繼續處理公事。
C 照常上班,但避免與人交談。
D 照常上班,但只和你不喜歡的人交談。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理由
現在,你已經做出選擇,下決定的依據是什麼?如果你把這個測驗拿給朋友和同事去做,可能會發現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即便有人跟你做出同樣的選擇,原因可能並不一樣。比如說,你和另一位同事都發現自己感冒了,並且都決定留在家中休息,但你的原因是「我不想害其他人也生病」,同事的原因卻可能是「只要能不進辦公室就好。」
無論決定什麼,每個人應該都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最好的(否則,為什麼要做那個選擇)。儘管你一向欣賞且信任的人,在相同情況下可能做出跟你完全不同的選擇,或者基於不同理由做出同樣的選擇。究竟,我們該如何判斷何者是最佳解決方案呢?以下有五個簡單的檢視原則:
一、不造成傷害。
二、讓事情變得更好。
三、尊重他人。
四、合乎公道。
五、心中有愛。
上述五項原則有幾點共通之處:
大家早就知道了啦!
全是宗教傳統與社會風俗的基礎。
面面俱到真的很難。
儘管我們都明白,這些原則在日常生活具有關鍵作用,卻又很容易忘記它們的重要,轉而順著內心的衝動行事。例如,某日午後你開車行駛在公路上,後面那輛車的駕駛人開始閃爍車燈並按喇叭,示意要你加速前進,明明你已經開到最高限速了,而且你根本不是開在快車道上,只能依目前的速度行進。突然之間,對方超上前來,快速閃過你的車身旁邊,做了一個不雅的手勢,還飆著髒話。這時,你被徹底激怒,實在很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是,這麼做的後果會是什麼?
.自己的感覺更糟。
.讓其他駕駛人感覺更糟。
.增加你和其他人受傷或死亡的風險。
.很有可能因此被警察攔下。
.如果車內還有別人(特別是你的小孩),這麼做絕對是個很壞的示範。
急於報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都有這個念頭。但是,「了解這種衝動」是一回事,「順著衝動行事並且加以合理化」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可能會傷害到人,包括你自己和其他無辜的駕駛人,畢竟這件事和他們完全無關,他們有安全出遊的權利。
如果當下能客觀地檢視情況,相信你就不會去做一些讓局面變得更糟的事了。縱使無法讓後方那個瘋狂挑釁的駕駛人冷靜下來,但你一定能避免傷害發生。原則一「不造成傷害」,正是面對這類情況的最佳回應方式。
事實上,這五個原則在生活的各個領域提供了良好的指引,引導我們做出最佳決策。這些原則兼顧法律、財務和心理層面,也是倫理道德的首要精神,構成了我所謂的「道德智慧」(ethical intelligence)的核心。在這本書中,我將說明如何掌握這些原則以增強道德智慧,使我們擁有良好裝備,在職場與生活中做出正確決策。
首先,讓我們看看道德智商和「情緒智商」有何不同。
「道德傢伙」(\"The Ethics Guy!\")是溫斯坦博士的註冊商標,美國頂尖的演講人組織Speakers Platform並兩度推選他為管理學界前五大演講人之一。 他是彭博商業週刊線上管理頻道「道德傢伙來解答」(\"Ask the Ethics Guy!\")主持人,也是CNN、NBC、ABC、福斯商業台的常見嘉賓。學員來自全美各地、各行各業,包括國家美式足球聯盟、投資管理顧問協會、員工福利計畫國際基金會、嬌生公司、美國國民警衛隊,以及其他三百多個重要團體。 溫斯坦的文字清晰生動,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重要媒體。出版包括《如果我沒被逮到,仍是作弊嗎?》(Is It Still Cheating If I Don’t Get Caught?)、《生活原則:行善為樂》(Life Principles: Feeling Good by Doing Good)、《我應該怎麼辦?》(What Should I Do?)、《四個簡單步驟,天天做出更好決策》(4 Simple Steps to Making Better Decisions in Everyday Life)等著作。 溫斯坦的人生目標很簡單:向人們展示如何隨時隨地運用道德智商的五大原則,做出最佳決定!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畢業,曾任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主編、中時晚報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哈佛商業評論》資深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2013/10/25
BWL01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2776
253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