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對八卦感興趣,代表想獲取新資訊。看電視、週刊的好奇心、行動力以及資訊蒐集力等,都是正面態度。
對八卦節目感興趣,這件事的本質是對藝人的「忌妒心理」,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可能是因為消息靈通而嘗到與他人相較之後的優越感。
或許這聽起來有點像負面行為,不過,如果因為想獲取新資訊,看電視、週刊的好奇心、行動力以及資訊蒐集力等,就是正面態度。
當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人愈來愈多,還能夠對他人感興趣也算是件好事。
有些人聽到藝人發生不幸的消息,不知為何就是會有一種痛快的感覺。這種人的內心深處可說是對藝人抱持著「忌妒」心態。不僅對藝人,他們對於身邊的人也很容易動不動就開始比較。
拿他人與自己比較,這稱為「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許多心理學家研究過社會比較的心態後發現,社會比較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就算自己沒有意識到,也會經常不自覺的拿他人與自己比較。
因此,不要光看八卦新聞,也要找出自己到底在忌妒藝人的什麼,如此就會瞭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完美的伴侶、成功的事業、他人的讚美,如果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就可能發現今後努力與成長的契機。善加運用八卦節目,也能夠達到自我成長。
摘自《活得像自己》
數位編輯整理:丁希如,陳子揚
Photo:sara.lauderdal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