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對八卦感興趣,代表想獲取新資訊。看電視、週刊的好奇心、行動力以及資訊蒐集力等,都是正面態度。
對八卦節目感興趣,這件事的本質是對藝人的「忌妒心理」,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可能是因為消息靈通而嘗到與他人相較之後的優越感。
或許這聽起來有點像負面行為,不過,如果因為想獲取新資訊,看電視、週刊的好奇心、行動力以及資訊蒐集力等,就是正面態度。
當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人愈來愈多,還能夠對他人感興趣也算是件好事。
有些人聽到藝人發生不幸的消息,不知為何就是會有一種痛快的感覺。這種人的內心深處可說是對藝人抱持著「忌妒」心態。不僅對藝人,他們對於身邊的人也很容易動不動就開始比較。
拿他人與自己比較,這稱為「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許多心理學家研究過社會比較的心態後發現,社會比較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就算自己沒有意識到,也會經常不自覺的拿他人與自己比較。
因此,不要光看八卦新聞,也要找出自己到底在忌妒藝人的什麼,如此就會瞭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完美的伴侶、成功的事業、他人的讚美,如果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就可能發現今後努力與成長的契機。善加運用八卦節目,也能夠達到自我成長。
摘自《活得像自己》
數位編輯整理:丁希如,陳子揚
Photo:sara.lauderdal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