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心中保留一個最愛的位置,讓生命充滿期待。
媳婦每在飯桌上看到玉米便眼睛發亮,說她超愛吃玉米的。她的說法是:「玉米是我第二愛吃的東西。」
有一天,我問她:「你第二愛吃是玉米,那麼,敢問你第一愛吃的是什麼?」
她邊認真啃著玉米、邊回說:「第一愛吃的還沒決定,先保留著,總有一天會遇到。」我覺得她這個說法挺有意思的,為生命中保留一個最愛的位置給未來,似乎充滿了生之期待。
其後,有一天上課,介紹到楊牧的作品,我告訴學生:「楊牧是我第二愛的國內作家。」
學生詫然問道:「那老師最愛的作家是那一位?」
我說:「最愛的那一位還沒決定好,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就會遇到了。」我由是轉述給學生有關媳婦的「第二愛」說法,學生都笑翻了,我彷彿聽到有位學生無厘頭地推論道:「這麼說來,楊牧等於玉米,都是小二。」
小二應該沒關係,現在最怕的是小三。
摘自《老花眼公主的青春花園》
Photo:Sharon & Nikki McCutcheo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