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少年情緒像詭譎多變的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教人難以捉摸,身旁的人須耐心等待。
一天下午,我去學校等孩子下課回家。八年級的Jeremy 早一小時下課,我和他相約在學校對面的咖啡廳,邊寫功課邊吃點心,等姐姐下課。時間到了,姐姐還遲不現身,我和他沿著馬路走回校門口,一前一後。
突然,前頭的他一個箭步衝過馬路,像一隻無聲無息不告而別的野貓,頭也不回迎向某個同伴。我隔著車來車往的馬路,不敢太聲張的優雅喊著:「你去哪呀?」
叫了幾聲,他頭都沒有回,自顧自的和朋友愉快聊天。我想,應該是車太多、人太吵,他根本沒聽到我叫他吧?回家後,我都還沒開口問他,他竟然劈頭就說:「媽,就叫妳不要跟著我了,妳都不聽。妳不知道這樣很丟臉嗎?」
丟臉?!
他接著說:「我同學一直問我『那個女的』是你媽媽嗎?唉唷,真的很丟臉!」
我看他,正色跟他說:「兒子呀,老實告訴你,你覺得你媽很丟臉的樣子,讓我覺得丟臉極了!」
丟臉,這是Jeremy 最近的口頭禪,其運用範圍之廣含天蓋地,無遠弗屆。比如說,在人前喊他「底迪」,丟臉;在外頭牽他的手、攬他的肩,丟臉;老媽或老爹穿得太幼齒或太老氣,丟臉;現在,連在學校跟上前去喊他幾聲都丟臉。
我很生氣,但心裡更大的感覺是含冤莫名。想想,自己也才四十一些一枝花,平日穿著得宜,脂粉薄施,而且比去年還瘦了六公斤呢。現在竟然被他當成半路殺出的鄰家阿嬸,天理何在?
我氣憤的把來龍去脈說給Yoyo 聽,讓她評評理。她一點義氣相挺的打算都沒有,還笑著說:「我的法國同學每個都這樣。每次爸媽送他們去參加舞會,他們都會說:『你停在轉角讓我下車就好了,不然被朋友看見很丟臉!』」
難道在朋友面前亮出爸媽就是一件丟臉的事嗎?這是普世青少年放諸世界皆準的特有專利嗎?孩子們的腦袋裡關於丟臉的評分標準究竟是什麼?
平心靜氣、設身處地想了想,我願意相信,孩子渾沌的想法裡未必是針對爸媽而來,他們恐怕只是把最親近的人當成擋箭牌,用來掩護自己想獨立卻又力猶未逮的矛盾與尷尬。說白了,他們不過就是想透過甩掉爸媽的關心或關係,來向大家證明:「嘿,看吧,我長大了!」
而丟臉兩個字的背後,委婉一點來說,應該是「讓他們在同儕面前感到不好意思吧!」想清楚了,當他下一次又拿「丟臉」這個手榴彈炸我時,我應該會更篤定、更從容,而不至於被激怒。不過說真的,當我冷不防的想起自己那天在他眼裡那副藏之唯恐不及的矬樣時,還是有些心驚。
還好,輕而易舉的,我在身邊找到同盟。我的印尼華裔鄰居Jany,先生是法國人,生了三個男孩,最近也有相似的苦惱。她那十三歲的大兒子有天開始突然都不跟她說印尼語,就好像他大腦中屬於印尼語的那一區突然跳電了。我問:「為什麼呢?」媽媽莫可奈何的回答:「也許他覺得跟我講印尼語是一件丟臉的事吧!」
比起來,她家的問題更嚴肅,也更複雜。該怎麼去跟青春期的孩子委婉要回媽媽母語的尊嚴呢?這已經不是耍耍嘴皮、敲敲他的腦袋就可以解決的事了。我無言以對,只能憂心的問她:「該怎麼辦呢?」
她很鎮定,或者說,無奈。她悠悠的回答我:「我只能耐心等待他度過這一段。」
那我呢?我也在心裡說願意。我願意耐心等待,我就不相信到了二十歲,他還會跟我說:「媽,別這樣跟著我,那可真丟臉!」
摘自《淡定,讓孩子起飛》/天下文化出版
Photo:jucanil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