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感性書寫是楊渡文筆的特色,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走進書中人物的生命中。
作者:鍾喬(差事劇團團長)
抗拒聯考,閱讀禁書。在私娼流連的街頭,孤身闖進二手書店,為了一本陳映真的小說,託付自己苦澀而慘綠的青春。進而,在苦悶的心版上,刻下一首首熱血又浪漫的詩歌。在那禁錮的年代,去尋訪不熟識卻走上流放烏托邦之途的政治犯或景仰的作家。這是島嶼歷經1970-1980年代,甚至於到當今,種種無法忘懷的記憶。也都是我與作者楊渡曾經交集,或經歷不盡相同的歲月足跡。因此,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就像黑白影像再度於腦海中一幅幅翻閱過去,不知不覺中好似時間那頭的記憶,統統回到近身的眼前……。這是《暗夜裡的傳燈人》所帶來的深刻印象。
楊渡寫詩、寫散文、寫小說。他的文筆清新、流暢,條理且工整。最重要的,是埋藏在這些特質下的浪漫情懷。同時,因為是資深報人的關係,無論是哪一種書寫,都以一股深度報導的文體,作為敘述的基底。這樣子看,我們更能夠親自目睹一個作家的人文情壞。如果以影像的角度來譬喻這樣的文體,我們看見的人物,通常是出現在遠遠街角的一張身影。他可能正準備拉出一個動人的場景,遠近適中,總之,不會是貼身的熾烈,也不會是太過遙遠的冷然,這是楊渡書寫的特質。亦即,一種中景式的書寫,在本書形成場面調度的情境,不見得需要挨近看,卻已清楚了然。在書寫陳映真的〈忽然夢見他〉篇中,楊渡是這麼拉開場景的:「像電影倒帶,我循著夢的河流,慢慢倒溯回去。引我走到童年的是一場濃霧。濃霧之前,是一個醫院似的灰白長廊。」這文字描述的背後,很顯然已經鋪陳了一段遠遠響起的音樂,像是安哲羅普洛斯電影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