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腸道對外表的影響,大於遺傳,因為沒有健康的腸道,很難擁有有光澤的皮膚或是茂密的頭髮。消化道有如土壤,頭髮和皮膚就像作物,如果土壤不健康,植物就不會生長茂盛。
美麗與脹氣
雖然脹氣是我在腸胃科門診最常聽到患者的主訴,但是你若知道脫髮、皮膚問題在主訴清單上同樣名列前茅,可能會很訝異。人們經常想知道他們掉頭髮或是三、四十歲了還長青春痘,是不是和營養有關,所以他們來門診看看問題是不是出在腸道。通常也的確如此,但問題可能比食物更為複雜。腸道對外表的影響,大於遺傳,因為沒有健康的腸道,很難擁有有光澤的皮膚或是茂密的頭髮。消化道有如土壤,頭髮和皮膚就像作物,如果土壤不健康,植物就不會生長茂盛。
腸道與皮膚之間的關聯
-研究已發現,半數以上長青春痘的患者腸道菌群發生改變,所以影響他們的皮膚,也讓他們脹氣。
-以本土飲食為主,而且不太吃或完全不吃加工食品或含糖類食物的社會,消化道問題少之又少,同時幾乎完全沒有青春痘。
-紅斑痤瘡與腸道發炎以及腸道菌相失衡有關,這也是我在脹氣患者身上最常見到的皮膚問題之一。
皮膚好比是小腸的外在,你吃的每一樣東西最後都會顯現在皮膚上面,而且就像脹氣一樣,皮膚的反應可能是腸道不舒服的徵兆。除了引起脹氣之外,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也可能導致黑眼圈、粉刺疙瘩、疹子、浮腫。小腸發炎的患者經常會有泛紅、發炎的皮膚,在他們解決腸道的問題之後,皮膚通常也跟著變好了。
同樣,小腸可被視為皮膚的最內層,因為擦在皮膚上的許多東西最後都會被吸收。十二烷基硫酸鈉(SLS)之類的化學物質,是清潔產品常見的成分,因為它們會形成一道厚厚的泡沫,但是也很容易透過皮膚被吸收,刺激皮膚並且除掉必需的油脂與濕度。強烈的化學品可能使皮膚更容易被表面的細菌、病毒及其他化學物質滲透,進入腸道,導致發炎和脹氣。
腸道護膚機轉
腸道系統也提供髮膚營養,而且有兩個關於腸道健康何以影響外在健康的主要機轉,第一個是透過吃東西並且確保腸道吸收良好,能夠獲取足夠的養分,第二個則是維持細菌平衡與避免菌相失衡。
腸道健康之道:愈吃愈美麗的方法
-吃深綠色蔬菜,這可能是促進皮膚健康最好的食物群組。
-吃富含omega-3脂肪和類黃酮的食物。
-吃富含維他命A、類胡蘿蔔素、健康脂肪的食物。
-少吃糖,把甜食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止腸道和皮膚的菌相失衡和酵母菌繁殖過度。
-不要加鹽。在食物裡加鹽會造成水分滯留,引起脹氣和全身浮腫,尤其是臉部。
-避免攝取麩質。
-不要喝酒。酒精會代謝為乙醛,而乙醛是類似甲醛的物質,幾乎會毒害每一個器官系統。
-補充水分。
摘自《身體的問題,腸知道》
Photo:Pink Sherbet Photograph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