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傲慢讓我們只看到自己優勢,看不到缺點,忽略他人長處。唯有謙卑,我們才看的到自己的弱點,知道如何補強,因此「謙卑能賦予我們信心」。

	文/郭南廷,知名人力銀行職涯顧問師、科技業主管,經營粉絲團熱血people人資暗黑棋局
「謙卑」一詞,用於形容領導者特質之中,不知你們是否也覺得突兀呢?
因為我們一般對於領導者的形容,多半是「果斷力」、「責任感」及「專業性」等代表有能力的詞彙,但「謙卑」似乎給我們印象就是,剛進社會的新鮮人,對於目前工作事物,還不清楚方向時,我們會對他們所說的話,「凡事跟著前輩們,多聽多看,抱持一顆謙卑學習的心。」
但如今怎麼會開始將「謙卑」一詞,作為領導者所須具備的特質呢?
其實,最近將《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所提到「謙卑」的內容,反覆思考咀嚼後,覺得相當認同。領導者須具備專業與自信,才有能力領導別人,但此「自信源於謙卑,而非自我」。傲慢讓我們只看到自己優勢,看不到缺點,忽略他人長處。唯有謙卑,我們才看的到自己的弱點,知道如何補強,因此「謙卑能賦予我們信心」。
振廷家在臺北,公司總部也在臺北,但他卻每天早上六點驅車前往新竹,而返家時間經常已凌晨了。就這樣過了半年,不曾看他怠慢過,公司同仁間總是勸他,一週幾天就進臺北公司,別再去新竹了。但振廷總是很堅定說「這樣新竹同仁,才能感覺到我們是一起的!」看見振廷的堅持,同仁間除了肯定他的努力,也不捨他的辛勞。但卻不瞭解,原來振廷這份堅持的背後,是源自於他有一次在新竹辦公室的觀察。
新竹辦公室,並非只有振廷一組團隊,但因其他團隊的專案領導者本身就住新竹,團隊成員自然有較多安全感,需要專案方向與決策評估時,都能立即有個領導者可作指引,且適時的小組討論,也都是凝聚團隊核心競爭力的方式。
在振廷還不常去新竹時,振廷的團隊成員看在眼裡,可是無力在心裡,從哪發現,振廷說從夥伴們的眼神及肢體,那種有氣無力,不知何去何從,便可發現。
說到這,真的不能否認振廷敏銳的觀察力。也因振廷對這專案每件事的親力親為,使團隊間不久後,氣氛已轉為積極與融洽。努力一定有部分回報,卻也無法全部盡如人意,在此專案履約期限到期時,仍有一項工作項目完成率未達百分之百,也導致公司合約款項被扣了百分之五。此時,臺北公司總經理得知,憤怒的一通電話打來,怒斥著說「你們是怎麼做事的,還可以做到被扣款,公司的錢就不是錢啊!」這股憤怒能量,在振廷掛下電話後,原想立即安撫同仁們間沮喪的心情,但這憤怒能量,卻早已渲染至他們心中。
其實這段故事的記憶,是來自書中一句話的喚起「不管你在哪裡,都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人。你的領導成功與否,取決於整個團隊的表現。」
故事中,同樣是領導者,振廷用「謙卑的心」及「同理的心」,去幫助他人,而總經理卻用「傲慢的心」及「自我的心」,去責難他人。若今天你是組員,哪一位領導者的風格,會使你更努力更盡心呢?
職場裡,光靠一己之力,難以攻下江山,哪怕你是身經百戰的將領,也是如此。我們需要一個團隊,然而,此團隊當然包括領導者,若領導者只懂得看見自我,那此團隊也稱不上是一團隊了。
不知道你看到這,會不會覺得,若多了「謙卑」,是不是就少了「影響力」?其實不會的,「謙卑」就是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反而更具「影響力」呢!
【書籍資訊】
	《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