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改善國家貧窮、落後的方法,沒有比『開放』更關鍵。」
大數據來自開放的資訊,遠見天下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高希均昨在星雲人文世界論壇中感嘆,科技時代講究開放,但兩岸都還不夠開放,台灣更是充斥民粹,經濟發展走下坡,若再鎖國不開放,前景堪慮。
「改善國家貧窮、落後的方法,沒有比『開放』更關鍵。」高希均表示,開放的國家關稅少、尊重智慧產財權、歡迎人才進出,就具吸引力。六○年代台灣留學生都到美國留學,因美國最開放。開放的社會,人才、資金、高科技等資訊自然都來;反觀不開放的社會,要爭取外資、人才進駐,得祭出許多誘因遊說甚至乞求,都不一定見效。
他舉例,一九八○年時台灣B肝問題嚴重,當時台大校長孫震苦口婆心要求學校周邊小販改善衛生,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經濟部長趙耀東開放注重衛生管理的麥當勞來台,三個月後小販衛生問題就逐漸改善,「這就叫做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