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根治飲食講究均衡;因為均衡,所以能量供給穩定。吃根治飲食的孩子,最大的特徵是平靜淡定,那是因為能量沒有大起大落,不像飲食不均衡的孩子那樣,一下超 high,一下又超累超鬧。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治飲食幫助孩子成長和學習
孩子正在快速成長,能量的供給一定要時時足夠,沒有能量,如何成長呢?由於持久的能量是成長的基石,這就是為什麼,根治飲食是孩子成長階段最好的選擇。
根治飲食講究均衡;因為均衡,所以能量供給穩定。吃根治飲食的孩子,最大的特徵是平靜淡定,那是因為能量沒有大起大落,不像飲食不均衡的孩子那樣,一下超 high,一下又超累超鬧。
孩子施行根治飲食的方式
● 每餐有糖食物不超過 20%
均衡的一餐應該有肉、有青菜;而含有澱粉、糖類的食物,不超過 20%。如果孩子喜歡甜點,那他可以一天的其中一餐不吃麵包、麵飯,用甜點來代替。我的兩個女兒都是這樣吃中餐的。
● 有糖的東西在肉之後吃
如果孩子要吃下午茶或零食,原則是先吃一點肉。比如,我女兒在外面喝珍珠奶茶時,一定會先點一份鹹酥雞。吃點鹹酥雞後,才開始喝珍珠奶茶,接下來就一邊喝奶茶一邊吃雞。所以,孩子不是不能吃有糖的東西,而是要教他們怎麼搭配。
● 不趕時間,多咀嚼
孩子從小就吃必須要好好咀嚼才能下嚥的食物,牙齒才可能健康成長。有些父母覺得孩子牙還沒長全,就老是做一些軟的東西給孩子吃,最後即使孩子牙長全了,也不喜歡咬必須要咀嚼的食物。
沒有細細咀嚼,除了牙和臉部骨頭長不好外,消化也不好,最麻煩的是,孩子總是吃太快,腦子接收不到已經飽了的訊息,所以老是吃得太撐。
有些孩子不咬,不是因為食物太軟,而是因為家裡的人老是趕他。大人給孩子安排這個課、那個課,要趕去這裡再趕去那裡,中間都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享受一餐。
不懂得享受食物,就無法跟食物好好建立關係。往後不但消化都弄壞了,也可能因為沒有跟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而出現厭食或暴食問題。
● 多喝水少喝糖飲
現代孩子最大的死穴,就是糖飲。含糖飲料幾乎完全不需要消化,糖就直接吸收入體內。以這麼快的速度被身體吸收,一定會把能量機制搞壞。
很多父母怕孩子喝太甜,就想,改喝健康一點的飲料好了,像是優酪乳、精力湯,但是,這類飲料如果是外面賣的,常常加了糖,或是用水果打成汁,含糖量依舊很高。
其他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喝太多飲料,就買零卡可樂或運動飲料這類含有代糖的飲料給孩子。代糖,不是天然的糖,而是人工合成的糖,它比真正的蔗糖更可怕。這個常被用於藥物中的人工糖,可能成為孩子長大後與肥胖纏鬥的主因。
如果家裡什麼糖飲都不買,孩子在家就只能喝白開水。孩子從小就習慣喝水,長大在外面喝到糖飲,就會覺得太甜,喝了不舒服。這樣的孩子,即使在糖飲充斥的世界,也不會把糖飲當水喝。
【書籍資訊】
《根治飲食:0~18歲成長學習關鍵食育篇》

出版日期: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