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身為職場爸媽,忙碌是必然的。但我們絕非完全沒有時間,只是這些時間十分零碎。
圖片來源:unsplash
身為職場爸媽,忙碌是必然的。但我們絕非完全沒有時間,只是這些時間十分零碎。 我們並不需要用不完的時間,而需要「有意識」地使用我們所擁有的碎片時間。
妥善運用時間,並不代表一刻都不能休息,而是是否「有意識地」在過生活。
例如,身體該休息的時候,就別再滑手機,好好去睡個覺;腦袋該休息的時候,就別一直想著工作,而專注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心靈該充電的時候,就關掉殺時間的連續劇,聽一段好的音頻,看一本好書。
我們無意識地浪費掉太多寶貴時光。就以我來說,我發現自己在手機上無意識浪費掉的碎片時間特別多,所以從今年初開始,刻意戒除「一有時間就拿起手機」的習慣,也堅持「手機絕對不進睡房」。到現在已經半年了,實驗結果就是,我多看了好幾本書,睡眠品質也變好了。
還有,我原本一坐上地鐵就是滑手機,現在也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搭車就是閱讀的時間」,並且在隨身袋子裡放一本書,之後每當我想要拿起手機的時候,腦袋自動就會運作,給我一個「拿起書」的指令,一段時間之後,我就習慣在地鐵坐下來便拿起書來看了。
也就是說,給瑣碎時間很明確的「重新編程」,告訴腦袋要「有意識地」去做某件事,這樣就不會一晃眼,半小時就過了。
隱藏版秘訣:保持好心情
在這一切之後的小提醒就是:別忘了「先」照顧好自己。
別因為太想要進行很多任務,而犧牲了基本的睡眠與飲食,甚至是夫妻間相處的時間。保持心情的正面穩定,是善用時間的隱藏版秘訣。
如果心情很糟糕,一有空檔當然就會想要找人抱怨、暴飲暴食,甚至花寶貴的時間在爭執與生悶氣上頭。「壞情緒」絕對是時間的最大殺手!而很多的壞情緒,其實都來自於沒能睡飽吃好,或關係上的缺乏溝通。
我現在或許沒辦法每天都連續睡滿8小時,但盡量都在晚上11點多就寢,這對我隔天的精神與心情都有很大的幫助。而每天在十點過後,我們夫妻倆也一定放下自己手邊的事,專心和彼此在一起,同時間就寢。這對我們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幫助。
【書籍資訊】《我在家,我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