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請你也吃一顆橘子,選一段句子,療癒深藏心裡的文青魂。從此你將活在充滿文學氣味的人生!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李洛克,小說家
「您要怎麼形容橘子的味道呢/我們只能說/有些味道像橘子。」這是夏宇的詩句,也被引用在《小說課之王》裡第二課〈小說〉。這句話也是書中我「最愛句子排行榜」的第十名。
時間回到2010年,我快退伍了,對文學的理解還介於有跟沒有之間。而榮哲老師的《小說課》就是我吃到的第一顆橘子。
身為工科男,在大學必修的國文課也學過張愛玲等近代作家,但當時教授講的實在讓我吞不下去。直到我讀到《小說課》這本書,才讓我像書桌有了檯燈,像演員有了劇本,像木偶有了靈魂,像迷宮有了逃生門。(歡迎幫我接力造句,能壓韻更好)從此我能對模糊的文學框出一個輪廓,能嗅出藏在日常中的文學氣味。
直到今日,我在講座上也常常被問:「什麼是文學?」我可以講出像是「文學是人生某一瞬切片」之類煙火型的回答。
我也可以講出一些文學性的特徵,像是人性的幽微、性格的必然、留白隱喻的不透明性等等。然而這些都有點像在解釋:橘子是什麼味道?
有吃過橘子的人,很快就能心領神會;但沒吃過橘子的人,腦中浮現的滋味總是不會到位。與其聽我解釋橘子的滋味,你不如直接吃一顆橘子看看。
這本《小說課之王》就是我心中文學入門的最佳經典,沒有之一。當年的《小說課》宛如寶可夢進化,變成了《小說課之王》。這些年我也親眼見證了,榮哲老師從憂鬱文青進化成了溫暖大叔。
這本書也透露了一些榮哲老師改變的痕跡。在第19課剖析張大春〈將軍碑〉的文末,我發現結尾被改動了。在十幾年前的版本寫的是:「至於過去,永遠在變動中。」非常文青,也為文中失智的將軍添增感傷。
但是新版結尾卻多補上了一句:「活在當下,很好。 不要被過去綁死,更好。 懂得活用未來,超好。」
看到這一句時我知道了,溫暖大叔也透過這本書,在跟過去的憂鬱文青對話。所以這句因為有外部邏輯的加持。(不懂什麼是外部邏輯,書裡有寫喔)就榮登了我「最愛句子排行榜」的第三名!
慢著慢著,你一定在想,怎麼第十名就跳第三名!中間呢?我剛就說了,與其聽我解釋橘子的滋味,你不如自己吃一顆橘子嘛。先別管中間了,反正我就是要自訂規則啦!(不懂什麼是自訂規則,書裡也有寫喔)
最後我想公布一下「最愛句子排行榜」的第二名。在第12課〈多重意涵〉的最後一句:「這個世界往往是這樣的,不求回報之人,常常會失望,因為大都會有回報。」
這句話是榮哲老師與我相識的最佳註解,也讓我們有許多美好的故事發生,例如這篇對《小說課之王》的誠摯推薦。
至於我心中第一名的句子是哪句?這問題一點都不重要了,因為你心中的第一名才是最重要的。請你也吃一顆橘子,選一段句子,療癒深藏心裡的文青魂。從此你將活在充滿文學氣味的人生!
(本文轉載自小說界的李洛克FB專頁,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天下文化立場。)
【書籍資訊】
《小說課之王:折磨讀者的祕密──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代表作,精確剖析小說創作之謎》
出版日期: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