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當我們習慣獎勵制度,一旦沒有獎勵,心理機制就會告訴你:做就虧大了!所以我們養成,有獎賞才認真做,沒獎賞隨便做,或乾脆不做。
圖片來源:unsplash
沒獎品,你還上來嗎?
那天,我在讀書會帶大家做「寫作定位」,小組討論後,我問全場:「有沒有人願意上台分享?」
事實上,我早料到接著發生的事了,空氣凝結了三秒鐘。「有沒有人上台分享呢?」過去我最高紀錄是問到第五遍,所以問第二遍對我來說OK啦!
這時,秋文舉手了,尷尬的現場總算結尾,大家也鬆了一口氣。秋文侃侃而談,分享她未來的寫作定位,包括NLP引導、房屋銷售技術……其實,站上台沒有你想像的難,只是我們習慣觀望,習慣別當第一個。
秋文講完了,大家報以如雷掌聲。這時,我拿出一本《故事學》,對大家說:「第一位上來需要勇氣,而勇氣值得贏得寶藏。所以我的新書《故事學》要送給秋文!」
哦哦哦哦!掌聲更熱烈了。大家瞬間興致高昂,內心想著:「早知道有獎品我就上了!」
我等掌聲歇下,繼續說:「不過,我手邊只帶了一本。所以,下一位要上台分享的夥伴是?」
這時,台下聲音此起彼落:「蛤!上台沒有《故事學》了。」「早知道就第一個上去了……」同時,他們眼神轉動,看有沒有「沒賞之下的勇夫」。
這回,我問到第三遍。「好吧!我來!」有人舉手了。大家看向她,眼神卻很費解。
這位夥伴叫英婷,是國小資優班的老師。一上來,她先做了個說明:「我知道沒獎品了,我也不是為了獎品來的。」接著,她開始談她的寫作定位,她想寫課程設計,以及快速料理,吸引力十足,也開了大家的眼界。
英婷講完了,這次的掌聲更熱烈。不是因為她講得比較好,而是因為她明知沒獎品,還願意上台分享。
英婷轉身,準備回座,我叫住了她:「英婷,明明沒有獎品,你為什麼還願意上來呢?」
她頓了一下才回答我:「因為我來這麼多次,從來沒有主動上台,想說來自我挑戰一下。」
我點了點頭,接著對大家說:「我要跟你們道歉,因為我剛才騙了你們,其實,《故事學》我還有一本。而這一本,我要送給看似做了傻事的英婷。」大家一片譁然,驚呼連連,沒想到歐陽老師竟然來這招。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我反問大家,許多人搖搖頭。
我在學校當老師,孩子來來去去,但不管哪一屆,他們都會有相同的舉動,就是:做任何事前都先問獎賞。
比大隊接力,他們會問:贏了老師要請喝什麼?整潔秩序比賽,他們會問:拿獎牌後老師要給什麼?比英文歌舞劇,他們會問:拿冠軍後老師要請吃什麼?
其實,孩子嘛,想要有點動力這是人之常情。大多老師也會開下支票,師生盡歡。我以前也是,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直到這些年,我逼自己瘋狂寫作,在寫作時,我不是為考高分,也不是為博美名。就只是單純迷戀寫作,想把心中的情感和觀點寫出來。你看到我的爆文很多,但是你沒看到石沉大海的更多。
後來,我寫紅了幾篇文,開始有出版社邀約我出書。我等到了寫作的獎品。但有意思的是,我當初寫,並沒想到有獎品啊!這時,我領悟了,就像《三個傻瓜》裡的藍丘所說:「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追著你跑。」
從此,我立下一個教育信念:「要賞的不給,傻做的給賞。」
原因很簡單,當我們習慣獎勵制度,一旦沒有獎勵,心理機制就會告訴你:做就虧大了!所以我們養成,有獎賞才認真做,沒獎賞隨便做,或乾脆不做。
其實,升學主義就是一種獎勵機制,考得好,站上講台領獎、取得好學校入場券。可是,當畢業後,不再有考試呢?你信不信,很多人從此不讀書了。
更具體的說,他們所謂的讀書,也只是應付考試的參考書。但請問,你看那些卓越的強者,有哪個是靠超會考試成名的?
所以我的獎品,幾乎都會給那些傻做的,我喜歡那種因為熱愛、或者自律,而不斷埋首專注的神情。
這就是真實人生。當你追求的是成長,你就不會在乎眼前的獎賞是什麼。因為對你而言,未來才是你最豐碩的獎賞。
【書籍資訊】
《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
出版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