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要挑選適當的樹種一點都不困難,可以多多諮詢,一定可以找到適合又好照顧的樹木種類。
如何挑選適當的樹種?
對於樹木的喜愛與否,牽涉到個人的主觀與美的感受,很難以理性做為唯一的判斷標準,不過以現階段的都會種樹而言,「適地適種」原則應該還是比個人的喜好來得重要的多,選擇正確的樹種將會讓種樹變得輕鬆愉快,不僅樹木長得又快又好,日後的維護管理作業也會簡單許多。
以都會環境裡的公園、校園或是住宅社區公園而言,如果能夠盡量以栽植原生樹種為主,除了滿足綠化的美觀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原生樹種可以吸引其他原生生物,如鳥類、昆蟲以及兩棲爬蟲類等,重建接近原來的生態體系,這些樹木及其他生物組成的微生態系將可以連結起來,成為都市裡的島嶼生態系或是諾亞方舟,以庇護更多的生命。
若是個人的庭園,種樹當然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為優先,不過還是建議參考適地適種原則,免得種錯了樹木,不僅樹木生長不佳,自己也傷神。建議可以就近觀察住家附近土生土長超過20年以上的大樹,應該就是契合當地環境的適合樹種。或是多找些資料,瞭解樹木的生長特性與適合的環境條件,多下些準備工夫,將會找到自己喜愛又合適的樹木,也會使種樹更加容易。
目前台灣的護樹、愛樹團體蓬勃發展,提供許多資訊可供參考,而著名的保育學家珍古德在台灣也成立基金會推動綠拇指計劃,希望在校園與公園復育原生植物。想要挑選適當的樹種一點都不困難,可以多多諮詢這些團體和基金會,一定可以找到適合又好照顧的樹木種類。
摘自《都會種樹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