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酪梨是樟科的常綠喬木,雖然早在日治時代即引進台灣栽培,但並不受重視,直到1980 及1990 年間農試所的嘉義分所從美國加州引進許多不同的品系,並經多年研究及推廣,才奠立了台灣栽培酪梨的基礎。

圖片來源:unsplash
酪梨是樟科的常綠喬木,雖然早在日治時代即引進台灣栽培,但並不受重視,直到1980 及1990 年間農試所的嘉義分所從美國加州引進許多不同的品系,並經多年研究及推廣,才奠立了台灣栽培酪梨的基礎。
酪梨的長相奇特,外形有點類似西洋梨,但摸起來卻是硬梆梆的,少了一般水果特有的柔軟與觸感。
酪梨最為特殊之處在於高含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在原產地美洲素有「森林的奶油」或是「窮人的奶油」等稱號。金氏紀錄將酪梨列為「全世界最為營養的水果」,而營養學界則稱之為「水果中的米飯」,營養密度之高可見一斑,不僅可做為水果食用,當成主食也是沒問題的。

市場販售的酪梨多為尚未成熟的綠色果實,買回家後要耐心等待數日,置於室溫下讓果皮慢慢轉為深褐色,千萬不能冷藏,否則會變成永遠無法成熟的啞果。深褐色的酪梨摸起來十分柔軟,是最佳的食用階段,此時果皮非常容易去除,直接用手撕除即可。綿密細緻的黃綠色果肉切成大塊,可冷凍保存。
酪梨的食用方式多樣,確實與一般水果大不同,例如果肉沾淡味醬油,即是十分清爽的前菜,也可切小塊包壽司,即是著名的加州捲,或是拿來炒蛋也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