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得站在對方立場替他著的話語描繪出對他有利的替代方案,甚至描述得比他本人所能說的還要清楚。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位朋友跟我抱怨他老闆的領導方式大有問題。
他無奈地表示:「我跟我老闆談過這件事,他本身也很清楚哪裡需要改進,卻不見他採取任何行動。」
我問:「那你為何不嘗試用有效的說法去跟他談呢?」
「我當然有呀!」
「那你說說看,『有效』的定義是什麼?假如推銷員沒賣出東西,是誰的問題?難道是客戶的問題嗎?你要知道,對方確確實實聽進你說的話,那才叫做『有效』。你有沒有清楚讓對方知道你想要什麼樣的改變?在溝通過程裡,你有沒有跟對方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還有,跟對方談完以後,結果如何呢?」
「我剛剛不是說他都沒改進嗎?反正他就是沒聽進我說的話。」
「那你就設法用有效的說辭去說動他。你得站在對方立場替他著的話語描繪出對他有利的替代方案,甚至描述得比他本人所能說的還要清楚。這得費上一番工夫,你願意這麼做嗎?」
他反問:「為什麼非得要我來做這些事呀?」
「那你言下之意是:你希望對方徹底改變領導風格,卻不願意花費心力說動他?」
「可以這麼說吧!」
「這樣的話,你只好一笑置之,學習接受這樣的事實。」
「可我就是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它與我的誠信原則相互衝突呀!」
「既然如此,你就設法擬出一段令對方信服的說辭吧!」
最後他還是放棄了,因為他不想投資那麼多時間在這上面。
許多人習慣用二分法思考:非黑即白。他們認為,一個人若是善良,就不可能嚴格。然而,在雙贏思維裡,善良與嚴格是可以同時並存的。
要想修補緊繃的關係,唯一的方法就是跟對方一對一和解,把事情攤開來講清楚、跟對方道歉或寬恕對方,盡可能去彌補。
➢【書籍資訊】柯維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