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悲觀者只看見機會後面的問題;樂觀者卻看見問題後面的機會。

圖片來源:Pixabay
機會來臨時,一般人認不出來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我們討論過的:機會不假外求,而是發自內心。其二是機會很難從外表看出來,它常常喬裝改扮成不幸、挫敗和拒絕的模樣。
巴恩斯(Edwin C. Barnes)就是一個值得借鏡的事例。巴恩斯熱切渴望成為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事業夥伴。請注意,他不是想為愛迪生做事,而是要與他合作。
怎麼辦呢?他先設法在新澤西州奧倫吉市的愛迪生實驗室謀得一件差事,但這距離事業夥伴的地位還差得遠呢!他受聘為職員,薪水低微。幾個月過去了,情況沒有改變。換了別人,可能會覺得這份職務毫無前途可言。
巴恩斯卻不然,他堅守崗位,利用公餘時間完成了三件事:
.他認識辦公的環境,弄清別人負責的工作,並揣想增加工作樂趣與效率的方法。
.他極注意別人怎樣執行職務,同時研究愛迪生工廠中分層負責的結構。
.他每天都想像著自己的最終目標──與愛迪生合作。
他深知機會操之在我,因此始終保持開闊的心胸與樂觀的態度。機會真的出現了。原來愛迪生剛剛發明了一種新的辦公室用具,名叫愛迪生口述機(Edison Dictating Machine),可是愛迪生的業務員卻不相信這種機器賣得出去。除了巴恩斯以外,誰也看不出推銷這台不起眼的機器會是一個機會,他們反而認為這是一件苦差事。
巴恩斯求見愛迪生,表明負責推銷口述機的意願,既然別人都沒有興趣,愛迪生就給了巴恩斯這個機會。巴恩斯果然不負所望,他推銷的成果好極了,於是愛迪生和他簽訂了專屬合約,由他代理這種機器在全美國的配銷。巴恩斯的心願已償;他現在與偉大的愛迪生合作事業了。
巴恩斯的故事印證了以下這句雋言:悲觀者只看見機會後面的問題;樂觀者卻看見問題後面的機會。
機會來臨時,許多人閉門不納,不知道機會稍縱即逝。存著凡事明天再說的想法,永遠達不到目標。你等待的船隻不會在未來某一個未知的時刻駛來。把眼前唾手可得的樂趣推拖到下週或明年是一種浪費,你只在眼前、今天、此刻擁有這個機會。
期待明天或不久之後出現奇蹟,是不切實際而且必遭挫敗的想法,尤其是期待別人為你塑造奇蹟,更屬不智。唯有倚賴自己的才華、自己的決心、自己的信念,才能創造出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