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心肌梗塞就像土石流,放支架無法一勞永逸。三高就像定時炸彈,日積月累損害心臟血管,想要保護心臟健康,就要重視日常生活保健!《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編輯導讀分享,著重「五大生活保健關鍵」的培養,讓你走向老得更慢,活得更久,過得更好的美好人生!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 許景理,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敬愛的讀者:
出現胸痛症狀時,你是否懷疑自己心臟出了問題?你是否疑惑令人聞之色變的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因性休克等致命病症發作前,有跡可循嗎?
堅守醫療第一線、深信了解病人才能根除病症的洪惠風醫師,以豐富臨床經驗,點出常見的心臟問題,教導讀者辨識症狀、覺察身體異常,並提供養護心血管的日常保健法,幫助我們防病於未然。
本書內容是診間與病房裡發生的種種故事,洪醫師想用這種帶有溫度的方式傳達正確的醫療知識,探討血管凍齡、甚至逆齡的可能性,還有怎麼做,才能就算活到100歲,也不會罹患冠心病。
作者認為心肌梗塞就像土石流,放支架無法一勞永逸,而三高就像定時炸彈,日積月累損害心臟血管,想要保護心臟健康,就要重視日常生活保健,首先要開始「量血壓」,一定要定時在家量血壓,自己量久了以後,會發現很多沒注意過的變化與現象,數值可做為醫師探索病情及調藥基礎。
接下來是「控血糖」,血管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發生病變,並非只有糖尿病患者才需要注意控制血糖,及早控制血糖,心臟血管受到的損傷就累積得愈慢,就會愈晚發生問題。
然後還要「降血脂」,減少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能減慢動脈硬化速度,有助血管凍齡、逆齡,減緩老化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重睡眠」也很重要,現代人生活豐富,普遍睡眠不足,而睡不夠、睡不好會造成血壓升高,正常人睡覺時,血壓會降低至少10%,這時候心臟和血管才能獲得有效休息。
「防空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其實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生活,就和一天抽一包香菸連續抽了29年一樣危險,所以暴露在PM2.5之下也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我們不可不重視空氣汙染的危害。
除了要注意以上幾點保護心臟健康的要訣,洪醫師也叮嚀,血管壁耐受度有限,超過負荷會爆炸,愈早開始降低LDL,愈能延緩心臟病發生的時間,許多慢性疾病都和血管老化有關,希望讀者及早控制三高、適度運動並戒菸,這樣會讓你老得更慢,活得更久,過得更好。
➢【書籍資訊】《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控制三高、平衡自律神經,從心臟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到延緩老化的專業建議》
➢【延伸閱讀】
新光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PM2.5也會提高心臟病風險!有些人只要暴露在汙染的空氣中幾個小時或是幾天,就會引發心臟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