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人才招募」始終是企業執行長和高階主管最感頭痛的問題,尤其在全球化與科技發展下,世界變化快速、企業競爭更加激烈,當ChatGPT顛覆我們對未來工作的想像,「人才」的定義已經被徹底改寫!
圖片來源:pexels
文/黃麗瑾,天下文化編輯部特約編輯
親愛的讀者,您是否也相當好奇:
●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如何精準判斷創業者能否成功?
●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如何慧眼發掘馬斯克(Elon Musk)和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當AI躍進撼動世界,白領工作者陷入焦慮。誰,將是不被淘汰的人才?
在最新出版的《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這本書中,為讀者完整分析最新求才及選才趨勢,協助企業運用有效的方式,發掘被低估的「非典型」人才。同時,也鼓勵所有求職、轉職的千里馬,找到自己發光的舞台!
「人才招募」始終是企業執行長和高階主管最感頭痛的問題,尤其在全球化與科技發展下,世界變化快速、企業競爭更加激烈,當ChatGPT顛覆我們對未來工作的想像,「人才」的定義已經被徹底改寫!
然而,當我們檢視傳統的面試流程時卻發現,那樣的流程往往只是找到組織成員能接受、看起來夠體面,但是能力「還可以」的人;而真正有能力、有開創性的人才卻被拒於門外。
本書作者是當代經濟學大師科文(Tyler Cowen)和矽谷創投天使投資人葛羅斯(Daniel Gross),兩人聯手解決商業界最困難的問題。科文和葛羅斯在學術圈和科技新創業皆擁有豐富的獵才經驗,他們認為現今社會一直在浪費人才;賞識人才、發掘人才、培育人才、讓人才適得其所,不只影響企業競爭力,更是促進社會正義的解方。
兩位作者以犀利又風趣的文筆,不藏私地分享獨門的選才智慧,分別探討:
● 「未來人才」的定義是什麼?面試官又該注意哪些事?
● 傳統面試及線上面試的比較與運用方法。
● 如何善用智力及人格理論,有效判斷應徵者關鍵資訊?
● 如何避免因性別、種族、身心障礙等選才偏見,因而錯失被低估的人才?
● 如何借助外部資源找到對的人,創造企業高峰?
本書榮獲2022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商業圖書獎選書,是一本非常適合所有企業主管、人資、教育界與求職者閱讀的好書。了解最新選才趨勢,企業才能找到對的人,求職者也才能盡情發揮長才。想要掌握未來,就先掌握選才的祕訣!
➢【書籍資訊】《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
➢【推薦閱讀】認真負責的人是不是好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
人資都該懂得面試提問!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挖掘家,教你用這些題目直視求職者靈魂
HOW TO IDENTIFY ENERGIZERS, CREATIVES, AND WINNERS AROUND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