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當代經濟學大師科文、矽谷天使投資人葛羅斯整理出給面試官的25個好提問。讓主管、人資,都能找出最被低估的人才;對於求職者而言,也能找到自己發光的舞台。
圖片來源:pexels
下列問題大部分是從本書(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內容中擷取出來的,我們也補充了幾個問題,來增加你的閱讀樂趣。你可以從本書第二章和第三章,了解「如何使用」以及「何時使用」這些問題。
● 你覺得這裡的服務如何?(適用於特殊的面試地點)
● 你覺得這裡和室內環境有何不同?(適用於特殊的面試地點)
● 你為什麼想在這裡工作?
● 你的配偶、伴侶或朋友會用來描述你的十個詞彙是什麼?
● 你做過最勇敢的事情是什麼?
● 如果你加入我們公司,卻在三到六個月之後決定離職,可能的原因為何?(或者問相同的問題,但把時間改成五年後,看看兩者答案有何不同。)
● 你如何準備今天的面試?
● 你小時候最喜歡做什麼事?
● 你覺得在上一份工作有受到賞識嗎?你覺得哪方面沒有受到賞識?
● 你認為我們的競爭者是誰?
● 假日或閒暇時,你的瀏覽器通常會開啟哪些分頁?
● 你的哪些成就對你的同輩來說,是非凡或獨特的?
● 哪一個主流觀點或共識是你全心全意認同的?
● 你至今抱持過最不理性的信念是什麼?(或是更好的問法:「你有哪些觀點是近乎不理性的?」)
● 你最有可能判斷錯誤的信念是什麼?
● 截至目前為止,你覺得自己在面試中表現得如何?
● 你希望自己能多成功?(或是換個方式問:「你有多大的企圖心?」)
● 為了達到職涯目標,你願意用什麼來交換?(或是問:「你覺得要達到職涯的目標,你有可能必須拿什麼來交換?」)
● 在職場上,明知故犯的概念指的是什麼?和純粹的錯誤有什麼不同?你可以用一位同事的例子來解釋嗎?
● 比起面對面互動,Skype或Zoom視訊會議在哪些方面能傳達更多訊息?
● 你是否擁有一些不容易被別人發現的能力?
● 面試官自問:這個人好到讓你樂意為他工作嗎?
● 面試官自問:這個人能夠用比其他人更高的效率,達成你所提出的需求嗎?
● 面試官自問:當這個人與你意見相左時,你認為他很有可能是對的嗎?
● 如果用一到十分來進行評分,你覺得你在哪個項目上可以得到幾分?為什麼你會給自己那樣的分數?
總之,盡可能透過對話,從對方過去的人生事件中了解他的實際偏好。
➢【書籍資訊】《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
➢【推薦閱讀】認真負責的人是不是好人才?識才、選才、求才、留才的10堂課
HOW TO IDENTIFY ENERGIZERS, CREATIVES, AND WINNERS AROUND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