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會覺得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負擔很多。但是能拿出一兩分鐘的時間讀一首詩,能獲得一兩分鐘的自由,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圖片來源:Pexels
我選的詩大都比較短,用不了太多時間去讀。我有時候覺得讀詩是讀什麼呢,讀詩大概不全是讀思想感情,也不全是讀藝術手法,思想內涵什麼的也沒有那麼重要。
讀詩可能只是我們用一兩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從繁雜的世界中暫時脫離出來。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會覺得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負擔很多。但是能拿出一兩分鐘的時間讀一首詩,能獲得一兩分鐘的自由,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我們來看元稹的《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這首詩裡處處是對比。「寥落古行宮」,唐玄宗當初經常來的行宮,現在已經寥落了。歷史荒蕪了,王朝衰敗了。可是「宮花寂寞紅」。這是我們在講懷古詩的時候講到的「草木無情」模式。花還那麼鮮豔地開著。它的鮮豔和寥落的行宮,形成鮮明的對照。
「無情最是臺城柳」,橋邊紅藥為誰生?花在這裡開著,但是沒有人來欣賞。
可是宮花又不只是單純和行宮形成對比。下面說「白頭宮女在」。這兩個顏色放在一起,是很強烈的反差。白頭宮女曾經也像宮花一樣,她們也有過青春,她們也曾經是鮮豔欲滴的花,她們也有過自己的期待,也有過對生活的嚮往。
可是她們現在成了什麼?白頭宮女。這一生就結束在這裡了。
這是在怨嗎?我覺得已經超越了怨的層次。這已經不是一首宮怨詩了。詩裡面的主人公已經不像《玉階怨》裡面的女孩子那麼怨了。
這首詩很短,但是有一個字重複了很多次。「行宮」,「宮花」,「宮女」,這個「宮」一直在重複,好像在刻意提醒我們什麼。讀來讀去,我們甩不掉這個「宮」。宮女們走來走去,也逃不出這個「宮」。
其實你會發現,宮女們的生命是附著在這個「宮」上的。或者說,這個「宮」就像一個牢籠,囚禁了宮女們的一生。她們的青春和這個「宮」有關。她們所有的記憶都和「宮」有關。
宮女們最後在這裡,「閒坐說玄宗」。這一句裡隱含的資訊很豐富。
玄宗,本來是君主,他是一個權威的存在,哪能隨隨便便去談論他。當我可以隨便談論的時候,說明他的權威已經不在了,說明他已經逝去了,說明我已經可以隨便談論這段過往的歷史了,說明歷史已經寥落了。李鍈說:「凡盛時既過,當時之人無一存者,其感人猶淺;當時之人尚有存者,則感人更深。」(《詩法易簡錄》)宮女們是那段歷史的遺物。這是第一層。
「說玄宗」都說些什麼?可能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往事。這些我們都不知道。這裡給我們豐富的聯想。她們可能談的是一些不為人知的祕密。但是這些事情不只和玄宗有關,也和她們自己有關。她們是歷史的親歷者。她們談論的是一個已經死掉的君主嗎?她們談論的是自己的似水年華。這是第二層。
最後一層,這是她們現在生活的常態了。她們只能靠著回憶,靠著講一些往事來度日,來打發時光。生活是無聊而又無望的。到最後,這首詩變成了什麼?變成了一聲歎息。
不再有怨,不再有期待,不再有恨,只是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