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未來力:打造不被AI取代的19種關鍵技能》作者友村晉,提及透過培養個人品牌力,成為「獨—無二」的存在,就能跳脫價格競爭的漩渦,進而增加收入,而培養「個人品牌力」的方法就是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稀有角色。
※本文出自於《未來力:打造不被AI取代的19種關鍵技能》中的「技能6:個人品牌力」
● 方法1:結合三項技能,成為稀有人才
培養「個人品牌力」的方法就是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稀有角色。
我在〈技能⑤:未來預測力〉的章節介紹了藤原和博的著作《十年後你有工作嗎?未來的「受雇力」》(Dimond 社),他在書中提倡,成為某個領域百分之一的存在,如果能夠結合三種領域,就能成為「1/100×1/1/100×1/1/100×1=1/10000」,也就是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稀有存在。
在某個領域成為百分之一的存在,代表已經是該領域的專家。多數人已經從事某個職業很多年,因此成為最初的百分之一應該不是難事。
然而,百分之一的存在隨處可見。無論是公司同事,或是同部門的競爭對手,都有可能是百分之一的存在,因此成為百分之一稱不上擁有個人品牌力。
例如一個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廣告公司業務,他既是那個行業的專家,也已經在所有日本人當中成為百分之一的存在。一個工作多年的行銷顧問是行銷的專家,而一個工作多年的網頁設計師是網頁設計的專家。
然而,到處都是相同程度的專家。
因此藤原和博才會提出,必須從百分之一提升到百萬分之一,成為稀有人才。為此還必須在其他兩個領域成為百分之一的存在,也就是成為專家。
這時應用的是所謂的「一萬小時法則」。「一萬小時法則」是美國記者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他暢銷全球的著作《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日文版由講談社出版)中所提倡的法則,他透過許多案例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無論哪一種專業,只要堅持一萬個小時,就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根據藤原和博所說,若要實現「一萬小時法則」,大約需要花費五年的時間。
然而,我認為如果能夠運用科技進行有效率的學習,就不需要花費這麼長的時間。利用線上學習、YouTube 或書籍等,有效率地學習,某些領域可能只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就能精通,成為專家。
只要成為另外兩個領域的專家,就可以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稀有人才,建立不會被捲入價格競爭的個人品牌。
以我而言,我以前是業務,之後培養了架設網站的技能,再加上網路行銷的工作經驗,成為三個領域的專家。擅長跑業務又懂得網路行銷的網頁設計者,這樣的人在日本可能是屬於萬分之一的稀有人才。
我現在也持續磨練自己的技能,致力成為能夠預測未來的顧問,朝著億分之一的超稀有人才之路邁進,建立全日本獨一無二的個人品牌。是不是很厲害呢?
我還打算培養英語力,創造無人可以模仿或撼動的品牌價值。光是寫下來就讓我感到振奮。(笑)
─ 失禮了。讓我回歸正題。
透過培養個人品牌力,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就能跳脫價格競爭的漩渦,進而增加收入。
即使成為百萬分之一的稀有人才,但如果三個領域當中的其中之一過時,可能就會變成萬分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我隨時重新計算,避免陷入這樣的情況。不要以為成為百萬分之一就可以放心了,必須隨時重新檢視與計算。
圖片來源:Shopfiy
● 方法2:傳遞訊息
我想要補充,即使你好不容易培養了百萬分之一的個人品牌力,如果沒有人知道,就無法轉換成金錢。因此必須懂得傳遞資訊,讓第三者發現你的個人品牌價值。
這不僅限於像我這樣的自由工作者,公司員工也一樣。可以透過部落格、社群媒體、YouTube 等,讓全世界知道你是擁有個人品牌力的稀有人才。
同時兼具藝人、繪本作家、作家身分的西野亮廣在著作《革命的號角:現代的金錢和廣告》(幻冬舍)中,使用了「儲信」這個詞彙。儲蓄的不是金錢,而是信用。
西野亮廣認為,「儲信」才是21世紀的賺錢方式。傳遞訊息,並累積自己做為某個領域專家的信用,進而建立個人品牌,這才是換取金錢的方式。
實際上,我就是不斷以未來學家的身分傳遞資訊,儲蓄我的信用。
若是 YouTuber 可以透過訂閱人數和觀看人數明確看到「儲信」的增加,其帶來的結果就是確立「友村晋是值得信賴的未來預測專家」的地位。
「儲信」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形式轉換成金錢。可能是做為顧問的酬勞,可能是講座或演講的車馬費,也可能是數位轉型課程的講師費。換句話說,不是一下子就販賣商品或服務來換取相對應的金錢,而是先儲蓄顧客的信賴,再根據顧客的需要來獲得相應的報酬。
請大家務必在培養個人品牌力之後,把訊息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