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大醫院院長利吳明賢在《守護生命的關鍵力量》推薦序中指出,醫工師不僅負責病人的安全和醫療品質,也對醫院的經營管理起著關鍵作用。隨著醫療器材日益高端,許多儀器的價格甚至高達數千萬元或上億元。醫工師熟悉市場資訊和醫材發展歷史,能夠協助臨床選擇合適的儀器,因而成為醫院採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守門人。
文 /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醫療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民眾到醫院接受治療時,除了藥物和手術,隨著科技進步,醫療器材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就像針對癌症的放射治療,從最早的光子治療,現在已進展到質子、重粒子,都是醫療器材的日新月異。
然而,傳統的醫學教育缺乏對醫療器材的學習,幸好有醫工師這樣的角色,成為醫學和工程之間的橋梁,為醫護人員提供重要協助,一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在醫院,多數民眾看不到醫工師,但醫工師肩負著醫療器材維修、保養的重責,更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醫工師不但為病人安全和醫療品質把關,也為醫院的經營管理把關。醫療器材日趨高端,許多儀器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醫工師熟悉市場資訊和醫材發展歷史,可協助臨床採購適合的儀器,是醫院採購過程中重要的守門人。就像台大醫院是公立醫院,有一定的採購流程,這時就要靠醫工師的專業,讓採購流程更快、採購目標更精準適切。
從與疾病作戰的角度看,醫師是站在前線的將領,帶領軍隊對抗敵人,但作戰要有武器與強大的後勤,前線的子彈用完了、槍砲卡住了,都要靠後勤立刻支援,醫工師正是這樣的後勤團隊,是醫院重要的幕後英雄。
我常和台大醫院同仁說起漢朝「開國三傑」——韓信、蕭何、張良的故事,他們三人協助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有功,韓信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前線將軍,張良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但他們二人獲得的獎賞都不如蕭何,因為後者「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正是作戰的後勤指揮官。
在漢高祖眼中,沒有足夠的後勤,前線再強、謀略再深,都無法打仗,蕭何如同醫院的醫工師團隊,提供前線醫護強而有力的支援,才能成就每一次與疾病作戰的勝利。
醫工是跨越醫學與工程的專業,台大醫院很幸運,擁有來自台灣大學理工科系和醫學院的學術資源,培育出一流的醫工人才,多年來台大醫工部也為臨床的醫療品質、病人的健康與安全,做出無數貢獻。
當然,貢獻的背後來自堅持不懈的努力。隨著醫學快速發展,我常勉勵台大人必須抱持終身學習的態度,醫工師站在醫療科技突飛猛進的浪頭上,未來勢必有更多新挑戰,更需要持續學習。
我也常提醒台大人,要有傳承與創新的精神,包括醫工部在內的每個部門,除了將好的制度、文化傳承下去,還要以病人為核心思考,從病人的角度出發,不斷創新,才是醫院存在的價值。
期待全台每個角落的醫工人都能以此共勉,一起為台灣的醫療產業打造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