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楊振寧與李政道以「宇稱不守恆」獲諾貝爾獎,但真正奠定他物理史地位的,是與密爾斯共同提出的「楊—密爾斯規範理論」。此成就使其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再版序(節錄)
對於18年後《楊振寧傳》的再版,因應時代的變遷,或可以多說幾句話。一般都知道,楊振寧是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但是楊振寧與李政道同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工作,並不是他在科學歷史上最有貢獻的工作,在那項工作之前楊振寧做出的「楊—密爾斯規範理論」,早已被世界公認是上世紀二戰之後最重要的理論工作,簡單來說,如果和「楊—密爾斯規範理論」相比較,「宇稱不守恆」在物理科學上的探索深度和在科學歷史上的重要性,都相去甚遠。
俄國在前蘇聯時代有位十分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朗道(Lev Landau),他不只本身的科學成就傑出,對於俄國的物理科學以及學術承傳都有很重要的貢獻,朗道在1962年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車禍,傷及腦部,爾後不能從事物理工作,但是由於他在理論物理方面早有傑出成就,當年就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朗道在1968年去世,除了在理論物理方面的許多重要工作,還留下一個所謂的「朗道尺度」(Landau Scale),是一個衡量科學家的標準。根據這個「朗道尺度」,一般認為牛頓、麥克斯威與愛因斯坦是第零級的跨世紀偉大物理學家,第一級的世紀大科學家則包括費米、狄拉克、楊振寧與費曼等人,再下來一級則是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位列如此大科學家的道理,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他「楊—密爾斯規範理論」的理論成就,1994年楊振寧因「楊—密爾斯規範理論」成就獲得美國地位崇隆的鮑爾獎,鮑爾獎的給獎頌辭說,「『楊—密爾斯規範理論』的重要,可以與麥克斯威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當然楊振寧在國際物理學界受到普遍推崇的道理,不只因為「楊—密爾斯規範理論」,也來自他半個世紀物理工作所展現的深邃精簡的美妙風格。
在物理科學的領域,一般公認20世紀有三位極為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的理論工作都展現出精簡美妙的數學風格,這三位理論物理學家當中最年長的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之後公認風格最像愛因斯坦的是英國大物理學家狄拉克,而狄拉克之後風格最像狄拉克的就是楊振寧。
……
一般認為,如果要舉出當今在世影響最深遠的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必然要列名居先,現今98高齡的楊振寧,雖說因年歲而有的不可避免生理衰退,但智慮清明、思緒敏銳,他的思想視野,特別不同於一些西方頂尖科學家,是根植於深厚中國文化傳統,所作出的對於近代科學宇宙思維的典範評價,這應該是楊振寧在近代科學歷史中最為深遠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