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你真的比較希望被明白拒絕嗎?
現代人的相處模式,有大半時間在智慧型手機上進行,交朋友、開啟一段戀情、結束一段戀情,或者逃避一段戀情。如果最近在網路上認識的人,就是無法引起你的興趣,你該怎麼婉拒對方呢?
基本上有三種處理方式:裝忙、保持緘默、據實以告。
我每到一個城市巡迴演出,包含舊金山、倫敦、威奇托,都會詢問觀眾採取哪一種方式。每次演出的觀眾約數千人、巡迴總數約十五萬人,他們的答案相當一致,絕大多數都選擇「裝忙」與「緘默」,只有極少數觀眾表示會「據實以告」。
不過,當我反過來提問:「現在轉換角色,是別人必須婉拒你,你希望對方用什麼方式呢?希望對方裝忙的請鼓掌。」
鼓掌聲零零落落。
「希望對方不給你回應、保持緘默的請鼓掌。」
掌聲更少了。
「最後,希望對方據實以告的請鼓掌。」
幾乎所有觀眾都鼓掌。
為什麼我們希望別人誠實,自己卻不願誠實呢?也許我們在心裡都希望能誠實,只是實際做起來太困難。誠實就等於正面衝突,還必須費時苦思該如何誠實,且不論你多麼小心翼翼,拒絕別人還是顯得你冷酷無情。從許多方面看來,比較容易的方式還是裝忙或緘默,直到對方自己理解為止。
不過,你真的比較希望被明白拒絕嗎?我們鮮少可以從容接受這樣冷酷的事實,特別是你鼓起勇氣向對方示好,卻落得人家不想跟你約會的結果,可不教人難受?
無論聽來多離奇,事實上我們都寧願被騙,你只要誠實面對自己就會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對方謊稱已經有對象,或說很快就要遷居到遠處,你才不會感覺自己被拒絕,因為那些因素都無關乎你本人。
這樣我們就不會受傷,也不會因為對方的緘默或裝忙而感到困惑或沮喪。
所以,我想我的結論是,下次有人約你,而你沒興趣時,最體貼的辦法就是回覆:「抱歉,明天不能跟你吃晚餐。我得參加一項機密太空計畫。等我回到地球,我還會跟現在一樣年輕,但你已經78歲了。所以,現在的我實在沒辦法談感情。」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邱千瑜
Photo:web4camgu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