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誰發最後一筆簡訊,誰就輸了!
耍這種心機有時很複雜,有時也不免愚蠢,至於該怎麼耍才能占上風,則是眾說紛紜。有位朋友說:「大家都想占上風,至少我是這樣,我必得占上風。所以,如果我傳了簡訊,對方等了十分鐘才回,我就等二十分鐘。聽起來很蠢,但就我看來,他跟我都知道對方其實是機不離手,大家都這樣嘛!所以,你如果要玩,沒問題,我奉陪,但我一定要玩得過你,我可不想輸。」
媽的……
不少人的策略都是兩倍的回覆時間(對方等五分鐘,你就等十分鐘,以此類推),如此你就占了上風,你顯得比對方忙,比對方無暇應付。有些人認為只要等幾分鐘,就足以顯示你的生活除了手機,還有更重要的事。有些人認為應採取兩倍時間的策略,再偶爾給個立即回覆,避免一致性太高(但不可寫篇幅太長的訊息!)。有些人嚴守1.25倍回覆時間的紀律,有些人認為三分鐘剛剛好,還有人已經受夠了,如果對方毫不扭捏的立即回簡訊,反而有新鮮感,並透露自信心。
耍心機究竟是否有效?為何有這麼多人耍心機?這些策略是否符合心理學研究結果?
其實幾世紀之前就已經有這種飢餓行銷的手法。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Xenophon)表示,曾有一位妓女前去尋求蘇格拉底的協助,他提供的建議是:「你想誘惑男人,必須先表現出端莊的姿態,顯得欲迎還拒、不願就範,直到他們心癢難搔為止。同樣是一份禮物,等對方日思夜想一段時間之後再給,便顯得珍貴許多。」相反的,蘇格拉底也知道,隨手可得之物常被瞧不起,甚至拒絕。
這若是真理,未免令人感嘆。若有人對我示好,我難道不該懷著善意接受嗎?為什麼得不到的最好?為什麼對方一副冷淡或興趣缺缺的模樣,我們反而受到吸引?
現在愈來愈多人透過簡訊評估或安排約會,你若是其中之一,那麼,棋局才正要開始。為了避免讓自己顯得太飢渴或太積極,我提供一套因應策略,避免自己不慎落入泥沼。雖然目前尚無「收發簡訊指南」,但已逐漸形成某些基本規則,如下:
◆不可立即回覆,以免顯得你是成天無事可做的魯蛇。
◆發出簡訊後,在收到回覆之前不可再發。
◆回覆訊息的字數必須與對方的不相上下。
◆假設你的訊息是藍色,對方是灰色,然後你發現藍色夭壽多,灰色夭壽少,就表示對方根本沒把你放在心上。
◆誰發最後一筆簡訊,誰就輸了!
數位編輯整理:陳怡琳,邱千瑜
Photo:Kārlis Dambrān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