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創新世代需要的「12個人文思維」,幫助年輕學子在知識經濟時代,能成為一個具有人文底蘊的創新者。
亞洲大學創校15年,去年進榜英國泰晤士報最年輕的「4個百大」,成績斐然。甫於全國大專院校校長互評中、拿下第二名的校長蔡進發出書暢談「致勝關鍵」,在於創新世代需要的「12個人文思維」,幫助年輕學子在知識經濟時代,能成為一個具有人文底蘊的創新者;同時也逐步實踐他當初要辦一所「不一樣大學」的夢想。
校長蔡進發原在美國伊利諾大學任教,15年前回台任創校校長,3日新書發表會上,他說,2001年亞大設立時,台灣已經有135所大學,他深知年輕人並不需要另一所大學;而一所新學校,要比「百年老店」更創新、才能異軍突起。
「要想創新、就得注入新經驗,過程中難免要摸索和學習」,蔡進發說,我們將校訓「健康、關懷、創新、卓越」做為教育總目標,透過創設「三品書院、志工大學、四創學園」,盼亞大人的品德、人格及專業學力,都能獲得均衡成長;而這套教學模式,已在亞大逐漸成熟,且能在學術上入榜國際百大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