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我們活在世上的時間十分短暫,而那些深刻體認到這事實的人,更可能及早確認自己的長程目標,並循序漸進向前行……
編按:身為創業家的古利博,仔細研究數十位追尋者的動機,經過一番整理與歸納,將「追尋夢想」這個抽象的目標,化為具體可行、循序漸進的行動手冊,並寫成《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從我個人造訪全球193個國家的漫長旅程,到其他追尋者慷慨分享的故事裡,我設法提煉出現代追尋之旅最重要的幾項關鍵。雖然書中50位追尋者的經驗大有不同,但有幾項金科玉律幾乎相同:
1.「不快樂」可以是新的契機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就算只有一點想改變的微弱衝動也好,記得認真看待這份不滿。請你問自己:「如果我真的去追求那夢想會怎樣?要是我下定決心改頭換面又會怎樣?」對於現狀的不滿,很可能變成你未來靈感與成長的泉源。
2.每個人都可以去冒險
無論你是誰,都有權利得到想要的生活,前方總有一項等待你去發掘與創造的追尋。
3.天生我才必有用。追隨「你的」熱情所在
留意有哪些事讓你感到興奮,又有哪些問題令你感到不滿。東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會為得到上好的鮪魚食材感到「勝券在握」;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米蘭達.吉勃遜,為了抗議當地的盜伐,在一棵百年老樹上住超過一年。你對某件事的熱情很可能對別人完全沒意義,不過這件事若對你很重要,就別忽視它。
4.每一天都很重要
體會到自己生命有限,對追尋目標的過程大有幫助。我們活在世上的時間十分短暫,而那些深刻體認到這事實的人,更可能及早確認自己的長程目標,並循序漸進向前行。或是這麼說好了:「所有人都會死亡,但不是每個人都曾真正活過。」
5.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相信你的夢想,但你自己必須相信
每個追尋來自外界的支持與了解都不相同。但無論別人如何看待你的追尋之旅,若你沒有足以讓自己撐到最後的動機,就很難達成目標。
6.展開一趟追尋之前,先搞清楚你要付出的代價
在我剛展開環球之旅時,有網友批評:「想去世上每個國家,只要有夠多的時間跟金錢就行了。」後來我發現這觀點其實很有幫助:如果我能搞清楚「環遊世界」究竟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又能為哪些階段性目標努力時,再龐大的夢想也不會讓人喘不過氣。無論你想做什麼,盡可能把實現它的成本、代價事先算清楚。
7.「成就」和「進展」會鼓勵我們持續前進
列出清單既有趣又能鼓舞人心,而「把清單上的任務與願望逐一完成」是件快樂的事。將規模龐大的挑戰分割為許多小步驟,並逐步將其攻克,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過程。
8.我們無法避免追尋中的「單調乏味」,但能選擇讓它以何種方式呈現
奧德修斯擊退了海怪、從孤島監獄逃出,但同時也忍受海上許多無聊的日子。大多數追尋都是由一連串的里程碑組成,而碑與碑之間的每段路程都很遙遠,若想走在追尋的路上,就必須持續前進。就算感覺離終點似乎還有永恆般遙遠,在面臨抉擇時,都要選擇能更接近目標的那條路。
9.努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
如果你以別人的意見來評價自己的成就,那就是準備好要失敗了。你應該以自己的努力程度做為成功的指標,只要專注於自己的創造與貢獻就好,任何讚美和名譽都只是附加價值。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動力。
10.有些冒險需要與他人共享
雖然湯姆.艾倫說:「一個夢想只能由一個人獨自擁有。」不過有些挑戰確實可以合力完成。就算你原本無意仰賴團體行動,但在逐步走向目標時,很多人都會參與到你的追尋之旅。
11.即使是運氣不佳的遭遇,也能增加你的自信
受困、受阻、被關在門外、遭遇挫敗⋯⋯這些經驗確實不好玩,但都是追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計畫出差錯時,盡可能接受它,並將之視為學習過程必然的投資。希望你同樣的錯誤不會再犯第二次⋯⋯最起碼不要一錯再錯。
12.即使只是朝小目標前進,你的視野也會變得更寬廣
許多追尋者一開始的野心都不大,但在夢想愈來愈可能實現時,他們目標的規模也隨之增長。如果你一開始就懷有鴻鵠之志,那要小心了,因為你下一趟追尋的聲勢可能更浩大!
13.追尋的結局不總是完美
有時追尋有燦爛光輝的結尾,有時則帶著苦澀。但不管結局如何,記得花些時間沉澱你經歷的一切過程。在調適好心情後,就繼續展開下一場冒險吧!
摘自《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廖佩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