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突然的失業,讓她感到憤怒和恐懼。然而不久後,她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
過去珊蒂每週上班五天,將人生精華的12年投注於一份穩定的工作。她在底特律的通用汽車總部上班,負責製作職訓影片。這工作以養家餬口而言還算不錯,因為在閒瑕之餘還能從事自己喜歡的「拍照攝影」。
某天,珊蒂與其他六位同事被叫到公司附近一間小旅館開會。主管告知他們七個人:「很抱歉得請你們離職……祝你們接下來的工作一切順利。」當時美國汽車業一片慘澹,即使眾人早已心裡有數,但實際聽到這句話仍晴天霹靂。
工作勤奮、為人負責的珊蒂從未想過自己會失業;在中年時突然遇上這種變故,她對此感到憤怒、失望,同時也十分恐懼。
起初她的反應跟其他前同事一樣,在遭解雇後忙著更新履歷表,趕緊動用人脈找工作。珊蒂說:「當時我們總覺得,若不趕快動起來去求職,所有好位置可能都被搶光了。」
然而不久後,她開始仔細審視自己的內心。
這份做了12年的穩定工作,其實早已成為珊帝心裡的沉重負擔。她享受工作的過程,卻始終感覺自己的犧牲不值得;以往她將最珍貴的時光與精力奉獻給大公司的攝影棚,而非投入自己內心深處那蠢蠢欲動的冒險。失業後她突然領悟:「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為自己人生做點事,並藉此打開新局面的機會了。」
她其實渴望展開一趟漫長的公路旅行,到各地體驗小鎮生活,留下難以磨滅的回憶。讓她長久掛念卻從未實踐的夢想逐漸成形,她駕駛露營車開上美國知名的「66 號公路」 ,相機架在露營車的儀表板上,每隔幾秒就拍一張照片捕捉沿途景緻,邊走邊看邊思索,整趟旅程下來,共拍了六萬多張照片。
隨著窗外風景持續變化,珊蒂體悟到自己的人生仍有許多缺憾,但眼前的公路彷彿正為她展開無限的可能。
摘自《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Photo:Susanne Nilsso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