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我們不可能對每個難關都有解答,但只要跟隨內心的指引行動,就能逐一面對外在環境的種種挑戰。

不論你是處於要決定人生下一步的階段,還是正在分析自己的疑慮與不安,抑或是在一條既定道路上勉強前行,都要記得審視自己的內心。察看內在的指南針正指向哪裡,將會對你很有幫助。你在自省時可以仔細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我對現在的生活感覺如何?」
你的最終抉擇也許無法完全依照感覺走,但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情緒,確實是個檢測人生狀態的好方式。什麼事讓你高興?什麼事令你沮喪?此刻你渴望趕快有所突破,還是正在猶疑?
「老實說,我到底想要什麼?」
以我個人而言,我常希望將手上瑣事迅速完成,好進行其他更重要的計畫。這時,為了回答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問題,我會根據手上最重要的兩、三個計畫列一張清單,寫下當天所有希望達成的目標,因為我知道若是盡可能完成這些任務,心裡就會踏實許多。有時候我想要的其實是些完全不同的東西,透過思考這問題,可能會發現自己當天沒什麼心情工作;那時我也許需要好好休息或出外運動,抑或是到咖啡館讀一整個下午的書。
「我是怎樣的人?」
你是誰?你希望做什麼?個人身分認同將會影響與你有關的一切事物,包括怎麼運用閒暇時間、選擇什麼工作、人生的優先順序⋯⋯如果你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人、想達成什麼目標,請在計畫下一步行動前,先花時間重溫對自己的認知。即使遭逢逆境,只要你清楚哪些事對自己最重要,而這些事也能為你帶來慰藉,就能確定自己沒走錯路。
「我能改變現狀嗎?」
挑戰可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你能採取行動加以改善,另一種是你無能為力。了解自己正面臨哪種挑戰將對你更有利。如果你判斷自己有能力扭轉局勢,就可以擬出下一步的作戰計畫;如果發覺自己毫無施力點,也能盡快面對現實,接受挫敗與打擊。
我們不可能對每個難關都有解答,但只要跟隨內心的指引行動,就能逐一面對外在環境的種種挑戰。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