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日本的崎谷博征醫師,長年維持以高纖蔬食、清淡調理為主的飲食習慣,卻仍飽受疾病纏身之苦。直到有一天……
譯/莊雅琇
我從小非常喜歡動物,對於宰殺牠們來吃會有罪惡感,所以一直避免食用肉類;而魚類有特殊的腥味,我也不太敢吃。由於本身的飲食習性所致,高纖粗食以及糙米蔬食、長壽飲食(Macrobiotic)等素食,我當然都嘗試過。
此外,為了治療慢性疾病,我也試過限制熱量飲食法、限醣飲食法、阿金飲食法(Atkins Diet)。由於這些飲食法的限制實在太多,讓妻子在烹調時相當為難。
儘管嘗試了各種飲食法,但是每一種效果都不符合我的期望。我曾經試了糙米蔬食,結果出現慢性腹瀉和異常消瘦的情形。至於高纖粗食、限制熱量飲食法、限醣飲食法,使我渾身無力、疲憊難消。不但總是一年發兩次高燒臥病在床,口內炎宿疾也頻頻發作。
神奇的是,當我改用本書介紹的「原始人飲食法」,過去容易感到疲乏的身心,頓時充滿了活力。最重要的是它使我食欲大增,我終於能享受飲食的樂趣。我深深體會到,這才是我們人類最適應的「飲食」,來自生命的深層渴望。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原始人飲食法」相當符合人類基因適應的飲食內容。根據化石的考古學調查以及基因研究顯示,人類的祖先在距今約二百六十萬年前開始攝取大量動物性食物。由於我們的祖先攝取了不少熱量,因而能夠離開溫暖的非洲,遷移至世界各地,也能在緯度較高的地方定居下來。
隨後展開了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變化,也就是始於一萬年前左右的「農業革命(開始農耕)」和「動物家畜化(畜牧)」。人類的飲食習慣也因此產生重大變革。
自從二百六十萬年前開始食用動物性食物、攝取大量熱量,到一萬年前展開農業革命為止,人類幾乎維持同樣的飲食模式。直到一萬年前因為農業革命與動物家畜化,才大幅改變了我們的飲食內容。
在人類漫長的演化以及基因適應時間軸中,一萬年僅是彈指之間。因此,我們的基因根本來不及適應其間瞬息萬變的生活型態,因而引發肥胖等眾多慢性疾病。
本書所要介紹的原始人飲食法,即是以延續兩百數十萬年的飲食內容為基礎,實踐這項飲食法並不難,只要讀了這本書,便可以從下一餐開始嘗試看看。原始人飲食法不但能讓各位享受食物的美味,也能以自然的方式達到瘦身目的。
因為不必限制熱量,許多人就算吃得再飽,依然可以瘦下來。同時也具有促進健康、治療慢性疾病的效果。
我要再次強調,原始人飲食法是依據人類演化的觀點建構而成,所以是最適合我們基因的「基因合宜飲食」。
請各位務必嘗試原始人飲食法,實際體驗活力充沛的人生。
節錄自《原始人飲食法:吃基因最需要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