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我相信,每個人生下來都有正面能量,也有負面能量,當我們悲傷、沮喪的時候,會特別容易覺得累,心裡高興時,卻又好像怎麼樣都不會累,這就是正面思考的力量。
人生最重要的事
《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推薦序
作者:童至祥(特力集團執行長)
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面臨一些挑戰、衝擊。面對忙碌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壓力,甚至是大小挫折時,許多人很容易在過程中就被大小瑣事或磨難,搞得六神無主、意志消沉、心情沮喪,反而忽略了人生中最重要、最值得堅持的事。
我們都要學習在碰到挫折時,如何跳脫現況,往高處看,去思考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我相信,每個人生下來都有正面能量,也有負面能量,當我們悲傷、沮喪的時候,會特別容易覺得累,心裡高興時,卻又好像怎麼樣都不會累,這就是正面思考的力量。
這本書透過一個淺顯易懂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當遭遇挫折時,可以練習不斷的問自己問題,藉由正面力量,重新確立我們的起心動念,從中擘劃對生活的想像,進而透過愛、服務與關懷,逐步實踐對自己的承諾。
故事主人翁麥可,與太太一起創立了一家新公司,他一心為事業打拚,卻未察覺到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早已破表,有天在外運動時突然昏倒,促使他展開對人生意義的追問。身為公司領導人,他發現自己做得愈多、愈努力,心中期待的目標,卻反而離他愈遠,直到木匠跟他分享了許多人生智慧,讓他學習到挽救自己事業的關鍵方法,並感染了周遭的人跟他一起朝共同目標打拚。
書中有句話說得很好:「除非你能幫助他人成功,否則你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成功的意義在於分享。」
以個人經驗為例,我擔任領導者多年,如果問我現在的自己和十五年前的自己,在領導上有何不同?我認為最大差別在於成熟度。過去我在領導上,就像一個啦啦隊的隊長,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鼓舞團隊;而現在的我,比較會用教練式引導,先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澄清、了解他人的想法,進而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幫助更多人成長、成功。
我認為,一個人要帶領別人之前,要先能帶領自己;要有勇氣面對恐懼、眼前的挑戰及困難,甚至失敗,才能更加淬鍊,變得愈來愈成熟;要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經營人生,讓自己更好,也讓周遭的人更好;要熱情的面對工作,希望我們的投入,能轉換成價值,流傳後世。
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未來是個團隊作戰的時代。每個人若能付出愛、去服務,讓大家明白你的關懷,就是重視他人的展現。如果我們能透過這個最簡單、最有力量的成功模式,以具體實踐的方式跟團隊分享,鼓勵每個人找到自己定義的愛、服務與關懷,且將這三件事內化,就能打造強大的團隊,並能在周遭形成正面循環的向上力量。
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不論對個人、還是群體,我們都可以試著改變自己,並記得對自己的承諾,透過愛、服務和關懷,發揮影響力,那麼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每個人都能成為書中的木匠,讓世界不同!
摘自《記得你對自己的承諾》
Photo:Laura D'Alessandro,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