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科學家曾經建構過的理論模型中,要論最強大和影響力最深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定名列其中
在科學家曾經建構過的理論模型中,要論最強大和影響力最深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定名列其中。在熟悉廣義相對論的圈子裡,通常會以GR來簡稱它。發表於1916 年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了數學架構來描述在重力的影響下,宇宙中的物體會如何運動。
每隔幾年,就會有實驗科學家設計更精確的實驗來檢驗廣義相對論,實驗結果卻反而常常會拓展廣義相對論的適用範圍。愛因斯坦的這種精采知識本質,最佳現代範例出現在2016年,當時特別設計用來偵測重力波的觀測設施,真的偵測到了重力波。這些由愛因斯坦預言的波,是以光速傳播的時空結構漣漪,源頭則是黑洞互撞合併後,產生的劇烈重力擾動。
更重要的是,觀測與預言完全吻合;偵測到的第一例重力波,是由13億光年外的兩顆黑洞互撞產生的,而在那時,地球上還只有單細胞生物。重力漣漪往空間的四面八方傳播時,地球要再過8億年,才會演化出型態複雜的生命,包括有花植物、恐龍、飛禽和脊椎動物分支之一的哺乳類。
其中隸屬於哺乳動物的靈長類,更發展出了大腦額葉,以及和它相匹配的複雜思維能力。靈長類的一個分支後來發生基因突變,發展出語言能力,這個稱為智人的族群,更在最近的1萬年之中,發展出農業、文明、哲學、藝術和科學。最後,二十世紀的一位科學家全憑個人智慧,發明了相對論並預言了重力波的存在。之後經歷了百年,能夠偵測這種波的科技,才終於在這些重力傳達到的數天前發展出來,在這些傳播了13億年的波通過地球時,成功予以偵測。
沒錯,愛因斯坦真的很猛。
【書籍資訊】
數位編輯:林文珠、吳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