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企業策略,既是公司的認知地圖,為公司展望前方道路;也能顯示出公司的內部經營狀況,讓公司能隨大環境的變動,適時調整因應。公司究竟應該如何了解自身的內部狀況,確實掌握到內在的資源,在以變為常的全球化e世紀持續獲利?

在講究量身訂做的今日,企業必須從裏而外打造一套量身訂做的動態策略,只迷信一套必勝絕招,是難以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本書中的八篇文章,實際去探索大環境的轉變,教導您如何認識並運用自己企業的種種優勢,謹慎又有彈性地結合外在變動與內在機能,為企業創造出獨特的商機。

第一章 創造企業優勢
大衛.柯里斯(David J. Collis),辛西亞.蒙哥馬利(Cynthia A· Montgomery)

第二章 資源競爭——一九九○年代的企業策略
大衛.柯里斯(David J. Collis),辛西亞.蒙哥馬利(Cynthia A· Montgomery)

第三章 竭力尋找綜效
麥克.古德(Michael Good),安德魯.坎貝爾(Andrew Campbell)

第四章 終結企業帝國主義
C. K. 普哈拉(C. K. Prahalad),肯尼斯.李柏狄爾(Kenneth Lieberthal)

第五章 綠化之外永續世界的策略
斯圖爾特.哈特(Stuart L. Hart)

第六章 為何專注事業策略未必適用新興市場
培倫.卡漢納(Tarun Khanna),克里席納.帕雷普(Krishna Palepu)

第七章 靠能力而競爭 企業策略的新法則
喬治.史扥克(George Stalk),菲利浦.伊凡斯(Philip Evans),勞倫斯.舒曼(Lawrence E· Shulman)

第八章 企業策略探求養育機會
安德魯.坎貝爾(Andrew Campbell),麥克.古德(Michael Good),馬可斯.亞歷山大(Marcus Alexander)

馬克斯.亞歷山大 作者

英國倫敦亞許里吉策略管理中心(Ashridge Strat egic Management Centre)指導。其研究與授課領域重心在組織內部與外部範圍之企業層級策略議題,他也在國際上提供這類相關議題之諮詢顧問服務。在多角化企業公司、企業外包與虛擬組織之演進等方面有豐富著作。 


安德魯.坎貝爾 作者

英國倫敦亞許里吉策略管理中心指導、倫敦市立大學 (City University)課座教授。曾任職於倫敦商業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企策略中心(Centre for Business Strategy)及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顧問。著作有「策略與風格︰多樣化企業總部中心之管理角色」、「使命感」、「策略性綜效」、「企業層級策略︰多角化企業之創造價值」、「企業解體」、「以核心能力為本之策略」、「合作性企業︰為何事業單位間之合作常失敗及該如何改進」等。


大衛.柯里斯 作者

現任耶魯管理學院策略領域之課座副教授及歐美幾家大 公司之顧問,目前之研究領域為國際間大型多角化企業總部辦公室角色之比較。柯里斯與辛蒂亞蒙哥馬利(Cynthia Montgomery)合著「企業策略」、「多角化企業之管理」、「國際競爭力」、「超越自由貿易」等書,兩人並常合作發表文章於「哈佛商業評論」、「策略管理期刊」、「歐洲管理期刊」等管理性期刊上。


菲利普.伊凡斯 作者
菲利普.伊凡斯(Philip Evans) 波士頓顧問公司波士頓資深副總裁,主要負責為媒體、財務服務和消費性商品等產業的客戶提供策略諮詢,經常就新資訊經濟的主題發表演說。在加入波士頓顧問公司之前,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劍橋大學經濟系,後來並拿到Harkness 獎學金至哈佛大學求學,不但取得經濟系的學位,也拿到哈佛商學院的企管碩士學位。伊凡斯的電子郵件帳號為evans.philip@bcg.com。
麥克.古德 作者

英國倫敦亞許里吉策略管理中心指導,也負責該中心有關於策略性決策之計劃。研究領域為企業策略及多角化企業之管理,著作包括「合作性企業︰為何事業單位間之合作常失敗及該如何改進」、「企業層級策略︰多角化企業之創造價值」、「策略與風格︰多樣化企業總部中心之管理角色」。古德曾任職倫敦商業學院資深研 究員、波士頓顧問集團副總。


史都華.哈特 作者

北卡羅來納大學卡南佛來格勒商學院(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s KenanFlagler Business School)策略管理的副教授。在此之前,他在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商學院教授組織策略,並擔任密西根企業環境管理計畫(Michigan'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gram)的發起指導人。哈特副教受的研究興趣集中在策略、創新和變革,尤其是企業的環保與永續發展的內涵與競爭策略。他曾發表過四十多篇論文,並撰寫或編輯過四本書。


塔倫.卡納 作者

現任哈佛商學院副教授,研究重心在於了解企業活動之範圍,特別是在南亞、東亞、及拉丁美洲新興市場之多樣化集團企業的企業策略。曾發表過這類主題以及有關於執照與合資企業的結構與管理等方面之文章,並擔任一些公司在這類議題方面之顧問。著侑「中立性網路之基礎」一書。


肯尼斯.李柏梭 作者

現任密西根大學威廉大衛森企業講座(Willian Davidson Professor of Business Admiuistration)及政治系教授,自一九八三年於該校任職迄今。著書十餘本,並發表超過六十餘篇研究論文,主要是關於中國政治及經濟決策方面之議題。最近暫離密西根大學教職,轉赴華盛頓特區擔任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及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指導。


辛蒂亞.蒙哥馬利 作者

哈佛商學院丁肯企管講座教授(Timken Profess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研究重心在企業策略及多樣化企業之競爭力,特別是關於多角化企業之競爭市場、公司的資深基礎、以及在跨事業間創造價值等方面之議題。與大衛柯里斯會著「企業策略」一書,為「公司之資源基礎與演進理論」一書之編者,並與麥克波特合編「策略︰尋求與確保競爭優勢」一書,另有許多論文發表於各類管理期刊。蒙哥馬利也是UNUM公司、紐魏爾公司(Newell Co.)、及美林(Merill Lynch)旗下數個共同基金之董事。


普哈拉 作者
普哈拉(C.K. Prahalad)密西根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富豪夫(Harvey C. Fruehauf)教授,專門研究跨國跨領域大企業高階主管的角色與價值,並且擔任全世界許多公司的顧問。與哈默爾(Gary Hamel)合著的《競爭大未來》(Competing for the Future),《商業周刊》評選為1994年最佳的管理書籍之一。所發表的論文曾獲獎無數,包括〈策略意圖〉(Strategic Intent)、〈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分別獲得1989年與1990年麥肯錫獎。
勞倫斯.舒曼 作者

現任波士頓顧問集團芝加哥辦公室之資深副總兼指 導,在哈佛商學院以貝克獎學金(Baker Scholarship)完成企管頭士學位後,於一九七九年進入波士頓顧問集團迄今。 喬治史托克(George Stalk) 現任波士頓顧問集團資深副總,專業領域為國際競爭及以時間為基礎而競爭,經常對企業及產業協會演講有關時間基礎競爭與其他議題,也為許多製造業、零售業、及技術與消費者導向公司提供顧問服務。史托克是極受肯定的「與時間及企業競爭︰日本公司」一書作者之一,多有論述發表於各類商業期刊。


李芳齡 譯者

譯作超過百本,包括近期出版的《機器, 平台, 群眾》、《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中國模式》、《Uber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心態致勝》、《區塊鏈革命》(合譯)、《謝謝你遲到了》(合譯)。


2001/03/10

BHB14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811-X

0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