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直到曾經那些孤單無助在自卑深淵苟活的記憶,一幕幕如浪潮般拍打在溫美玉的腦海中。溫美玉才如大夢初醒,未打開的心結,就像走進一場惡夢般的無限輪迴。這是她下定決心終止惡性循環的開始,也是《成為溫美玉》的開端。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你不會,是因為老師還沒把你教會
「你們在寫什麼啦!到底有沒有聽?我昨天已經講100遍了!」怒氣沖沖的我,不僅開罵,為了發洩心中不滿,還把全班的簿子重重摔在地上。
「老師,可以再拿回來寫嗎?」班長怯懦的問。
「不然是要我幫你們寫嗎?每個人把自己寫的爛東西撿回去重寫!」我雙手叉腰,眼神透露著殺氣,恨恨的看著學生撿拾簿子的驚恐。
為了讓全班成績有起色,我日夜努力研究教學策略,還四處蒐集有趣的教材,以補充課本的不足。我的用心不在話下,但恨鐵不成鋼的失望神情彷彿烙在我臉上,隨時提醒學生,他們的表現有多差勁。
罵完學生,還在憤恨與不安的情緒中打轉,冷不防的,眼前跑出就讀師專體育科的過往……
「溫美玉,我警告你,再用這種方式揮棒,你的腳遲早會斷掉!」有「女魔頭」稱號的顧老師斜著眼,朝著我狂吼與咆哮。
「嗚嗚嗚……老師,我真的不敢跳,那箱子太高,我有心理障礙啊……」北風呼呼的蕭瑟校園,連手腳最慢的同學,都已經扛著行李返鄉放寒假,空蕩蕩的體操教室只剩我還在補考,我明白跳不過的不僅是自己笨拙的身體,還有沉重不已的自卑感……
「白痴,你要去擋球啊!竟然讓球長驅直入,你是腦子壞掉還是眼睛放在寢室沒帶出來?準備死當吧你!」
師專畢業超過30年,不同體育科目、諸多老師眼神中的鄙視、臉上的無奈、手腳憤怒起舞的畫面從未消失,腦海中的開關鍵,一按隨時都能播放。
這一幕幕影像,是五年師專生涯不堪的痛楚根源,也是畢業後最不想回顧的過去,諷刺的是,那個被推入痛苦深淵的溫美玉,曾經孤單無助的在自卑的無底深淵苟活,習得的竟不是悲憫與同理,而是把我曾經飽嘗的咒罵與恐嚇,一次次在施加在自己的學生身上,這究竟是一場報復還是無止境的輪迴?
憶及最撕心裂肺的凌辱,我曾幻想殺了這些冷酷無情的老師,今日,我在教室卻複製著他們昨日的形象,這樣的我與他們有何不同?
思及此,雖全身冒著冷汗,心虛羞愧不已,卻也在同一時間徹底醒悟。當年我的老師是真心想讓我好,只是,他們不知道讓學生失去尊嚴、讓學生感到自卑,是最糟糕的學習體驗,受害者輕則影響自身的學習動機,重則如我竟然不自主的戕害下一代。
把心裡的結打開之後,我決定勇敢跟孩子坦承:
「老師很痛苦,我不知道要怎麼把你們教好,我很怕你們換了新老師,只會講故事、搞笑,結果考試都考很爛!」
「我想起以前念師專很多科成績很糟,我的老師已經對我失去耐心,一直罵我,我只好躲起來哭……」
「我很羨慕那些體育很厲害的人,他們都說很簡單,就是怎樣怎樣就行了,可是我就是沒辦法做到那樣……」
「每次我罵完你們,其實下班之後我都很後悔,我覺得自己很差勁,教不好還對學生這麼兇……」
「以前老師罵我,罵到我沒有自尊心,恨不得一把將他們打倒,他們消失就不能再逼我。現在,我心裡很害怕,你們是不是也想這樣對付我?」
從小我就是一個愛講話的人,小時候常因為愛講話被老師罵,就在教書嚴重受挫、走投無路之際,我把憋在心裡的委屈和恐懼毫無保留的一股腦兒說出來,愛說話反倒成了一座橋。突然走到學生面前示弱,坦承老師自己的不足與怯懦,孩子聽得似懂非懂,眼神裡充滿好奇與懷疑,然而,至少掙脫些許桎梏,我已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了。
沒有人喜歡自卑感,剛開始教書不懂得心理學,總以為藉著嚴厲鞭策提升學生成績,他們就能擺脫自卑感,沒想到,我卻成了學生自卑感的製造者而不自知。
明白了同理心的重要,一時半刻之間想要徹底改換面,無疑是痴人說夢,畢竟教書進度的壓力沉重,還有教學技巧的有待琢磨,只能在不斷犯錯、不斷修正中,讓師生的默契持續進化。
教書第2年,我突然想到,何不讓孩子寫日記?既然想要訓練他們寫作,教室裡又有這麼多新鮮事,這些題材正好拿來發揮,如果每週寫個兩三篇,我不僅更能掌握學生狀況,他們的寫作能力一定也會大幅提升。
沒想到這個簡單的構想,成了教學極大的助力。
日記讓我跟孩子有了深刻的對話,在這個文字時空中,我成了他們的貼心大姊姊或是輔導老師,他們記錄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時也很不留情的批評我的不是,奇妙的是,我常會心一笑,或者毫不在意,學生發現寫下心裡的話不會被老師責罵,甚至和他站在同一陣線,那種從沒想過的親近感與熟悉感,同時也把師生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了。
帶著這樣的情感再次站在講臺上,諸多不順眼的「鳥」事,例如,作業遲交、沒寫,我的情緒爆炸頻率大大降低。因為我明白,這學生之所以缺交功課,是因為昨晚「三缺一」,爸爸又強迫他上牌桌打麻將。這樣的失能家庭讓人萬分沮喪且無奈,但,學生何其無辜?我最起碼可以不要公然羞辱他,也許,讓他對這世界還能懷抱一絲期待吧?
然而,當我真正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已經不會再讓學生感到自卑,竟也是教書20年後;也是到此刻,我終於擺脫自己的長久以來的自卑情結。
「小婷,恭喜你,你解脫了!」我欣喜又認真的看著她。
「老師,我都還學不會,考試不知道怎麼辦,你是故意這樣說的吧!」乖巧的她眉頭深鎖且不解的看著我。
「這題是挑戰題,即使考出來也不會讓你零分,你還有基本題可以把握,我的想法是,你不如先好好熟練那些已經懂的題型。」我依然微笑著正面肯定她。
「所以,我學不來,老師不會生氣?我考得很爛,老師覺得沒關係?」孩子不敢相信我所說的話。
「親愛的寶貝,我剛剛看你這麼絞盡腦汁不放棄,你知道我有什麼感覺嗎?我覺得你已經滿分了,這個滿分也許不在數學考卷,可是我相信,它會出現在你擅長的領域,例如漫畫。去吧!好好畫圖,請爸媽不要再讓你去補數學了,你是未來的漫畫家啊!」我真心誠意說出心底的企盼。隨後,我給她一個深深的擁抱,放了她,也放過自己。
看著女孩微笑離去,我不斷回味著:「你不會,是溫老師的錯,因為我還沒把你教會!」話音落地那一瞬間,心底升起一股喜樂與驕傲,我終於體會吳英長老師說的「教學美感」,這四個字的境界。這境界是師生心意相通後,即使對眼前問題依然束手無策,卻不因此相互詆毀、埋怨對方,將他打入自卑的深淵,相反的,是彼此激勵共好,成為更好的自己。
【書籍資訊】《成為溫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