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泉老師《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推薦:文章如此經典,如何閱讀,從你的需求著眼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 李河泉,知名百大企業顧問、「跨世代溝通」千萬講師 感謝《哈佛商業雜誌》的編輯群相當接地氣,在一百年無數的精彩文章中,前六十年( 1922-1982)挑了5篇文章。多達1/3的10篇文章,是從近八年(2014到2021)選出。 建議別把本書看成單純一本書,而是「至少30位頂尖大師的功力薈萃」。 無論是以企業顧問或是企管講師的身分,我都深刻感受公司和主管挑戰越來越大。 誠摯的建議大家「依據需求、分類精讀」 讀者不妨根據公司和自己目前「實際的需求」,依序挑選相關的篇章,花時間來精讀。 三十篇經典文章,我試著分成八大類,前四大類和主管修煉有關,後四大類和公司修煉有關: 一、主管先強化自我思維和情緒管理。 以下,就是30篇對應八大類的文章分配,以及談到的內容: 一、如果主管想先強化自我思維和情緒管理,不妨看下面五篇文章: 二、如果主管想激勵領導員工,不妨看下面三篇文章: 三、如果主管想強化說服溝通和時間管理技巧,不妨看下面三篇文章: 四、如果是重視種族和兩性平權的主管,不妨可以先看下面四篇文章: 五、如果公司正處於產業變化大,想找出更棒的競爭策略,不妨看下面五篇文章: 六、如果公司希望關注未來趨勢,不妨看下面四篇文章: 七、如果公司想學習新型態的管理模式,不妨看下面四篇文章: 八、如果公司想融入文化於同仁身上,可以看下面兩篇文章: 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夠把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每一篇文章,都值得精讀再三,細細咀嚼。
難得有30位大師同時加持,提醒大家閱讀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一般的閱讀方式,匆匆帶過,效果難免大打折扣。
二、主管想激勵員工,領導前進。
三、主管想強化說服溝通和時間管理技巧。
四、重視種族和兩性平權的主管修煉。
五、公司產業變化大,想找出更棒的競爭策略。
六、公司希望關注未來趨勢。
七、公司想學習新型態的管理模式。
八、公司想融入文化於同仁身上。
01、Peter .F. Drucker 「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談到領導者自我定位)
02、Daniel Goleman「成為全方位領導人」(談到領導者情緒管理)
10、Kabir Senegal 「為什麼你至少要有兩份職業」(談到斜槓增加思維面向)
19、Heidi Grant 「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九個做法」(談到領導者九項自我修煉)
28、Scott Berinato訪問David Kessler「你感受到的那份難受,其實是悲傷」(談到自我悲傷情緒處理)
08、Frederick Herzberg 「重任之下有勇夫」(談到激勵員工士氣)
09、Teresa M. Amabile和Steven J. Kramer 合寫「小進展大力量 」(談到可以運用進展激勵同仁)
11、Linda A. Hill 「管理緒論:長官入學考試」(談到如何成為新手經理人)
15、Robert B. Cialdini「互惠讓同事贊同」(談到辦公室的說服技巧)
16、Carl R. Rogers 和Fritz J. Roethlisberger 「溝通的障礙與大門」(談到職場溝通技巧)
20、 William Oncken, Jr.和Donald L. Wass「別再高喊沒時間 」(談到時間管理和工作分擔)
03、Amy Bernstein的「真誠領導」(談到從女性主管領導觀點)
12、Katheleen Reardon「每位女性都放在辦公桌上的備忘錄」(談到女性在職場的地位)
13、Tomas Chamorro-Premuzic 「為何有這麼多不適任的男性成為領導人」(談到領導人多數是男性的原因)
14、Robert Livingston「如何推廣辦公室的種族平權」(談到應對職場不平等對待)
04、Michael E. Porter 「競爭力如何形塑策略」(談到競爭力策略)
05、W. Chan Kim和Renée Mauborgne「藍海策略」(談到競爭策略)
06、Clayton M. Christensen「掌握破壞式技術浪潮」(談到創新競爭策略)
07、John Kotter 「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談到轉型變革策略)
30、Gary Hamel)與C.K. Prahalad的「策略意圖」(談到策略意圖)
17、Erik Brynjolfsson與Andrew McAfee)「人工智慧大商機」 (談到產業趨勢和未來)
18、D.J. Patil和Thomas H. Davenport「企業最誘人的職缺」(談到大數據人才)
24、 Nigel Topping 「你的企業.是否已準備迎接好零碳未來」(談到碳排放和氣候治理)
27、Matt weinz和Mehak Sarang 「商業太空時代來了」(談到太空產業未來)
21、Steve Blank 「精實創業改變全世界」(談到精實管理)
22、Jeff Gotheir「將敏捷工作法帶進整個組織裡」(談到敏捷管理)
23、Curt Nickisch 訪問Deborah Ancona「創新公司的三種領導人類型」(談到靈敏領導)
29、Amy C. Edmondson 與Mark Mortensen)「混合工作場所的心理安全感」 (談到疫情後的混合辦公)
25、Tim Brown「跟愛迪生學創新」(談到設計思考的創意)
26、Theodore Levitt 「行銷短視症」(談到客戶導向的行銷思維)
看一本有用的好書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把一本好書看到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