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派系正是腐蝕組織的「獅子身上的蝨子」。一旦形成派系,就會產生一種意識:「想要守住自己和同夥們的利益」。
無印良品有「團隊」,但沒有「派系」
大家都說,日本人擅於團隊合作。
即便是自視甚高的中國人,都不得不說:「一對一的話我們不會輸日本人,但團隊競賽的話,我們就贏不了日本人。」
然而,團隊合作一旦朝不好的方向發展,就會產生派系。
據說只要三個人聚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兩個派系。無論是企業、學校、政治還是行政都一樣,甚至連大家擁有相同興趣的社團也會有派系。
日本人尤其有一種群聚的特性,不太有自主行動的習慣。與其自己思考、自己採取行動,還不如跟著群眾走,會比較輕鬆。可能就是這樣,各種組織才會成為派系的溫床。
乍看之下,派系呈現出來的是成員間的連帶感。但真的是這樣嗎?
以我之見,派系正是腐蝕組織的「獅子身上的蝨子」。
一旦形成派系,就會產生一種意識:「想要守住自己和同夥們的利益」。掌握對自己團隊有利的資訊,就會想要藏私;能夠讓同夥們居於優勢的權力,就會想要占取。恐怕也會和其他派系開始互扯後腿。
這些行為背後的目的,都不是「為了組織」、「為了公司」。大家的想法都變成「只要自己和同夥好,那就無所謂」,這會使組織不斷衰退。
以零售業為例,商品部與銷售部,一直以來的關係都不好。我曾經待過的西友,也不例外。在高幹等擁有強大權限的人周遭,都會有一群拍馬屁的人。業績之所以低迷,或許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如果每個人都只為組織著想,而不是只為派系著想的話,我認為結果一定會不一樣。
無印良品基本上也是以團隊的形式做事。但我們雖有團隊,卻沒有派系。
過去固然存在著類似於派系的東西,但是在我們大膽推動員工異動的過程中,緊抱著特定的「人」或「立場」的做法,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摘自《無印良品培育人才祕笈》
Photo:Wade M,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