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在現代職場,協作已然成為重要的一環,而這時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並成功說服他人就十分重要。我們應該打破過去以不斷闡述自己想法的方式,從打動人心出發,激起大家對於現狀的高喚起情緒,會更能達成我們的目標。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般人容易落入的苦勞模式
在現代職場,能為自己的目標喉舌,以求取所需的支援,只是眾多人際互動技巧之一。有項IBM研究以1,709位執行長為調查對象,發現「執行長如能作風坦誠、透明,賦能授權,辦公室比較不會充滿高壓統治的氣氛。」組織會較扁平化,不那麼層級分明,員工和經理人的跨部門互動也會較多,更能增進團隊合作,包括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
很多人都以為,必須先提出理性訴求,別人才會支持我們的計畫和目標;運用邏輯和數據,詳細解釋為何要進行這樣的案子,才能贏得他人的贊同。
一般人很容易落入更賣命工作的苦勞模式中,以為用更多的電郵、投影片、文件、報告和數據來淹沒對方,就能成功說服。然而,如果別人不聽你說,或是根本不接收你的訊息,你講再多遍,也只是白費工夫。
最重要的是擄獲人心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各行各業的高績效人士通常不會先把理性訴求搬上檯面,他們會採取幾種說服策略,來推動自己的點子與提案。他們用聰明方法說服,不用蠻力來使人屈服。善於說服、激勵他人的人,除了會講理,最重要的是能夠擄獲人心。不少研究也呼應了安吉洛的說法,指出領導人在提出願景、目標或計畫時,必須讓人感到興奮,才能贏得真心支持。
根據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恆毅力(grit)是一種追求長期目標的毅力和熱情;為何有些人可以成功,其他人不行,關鍵就在恆毅力。
在我們的研究中,說服高手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之中,也會利用恆毅力來克服阻礙,但他們不是只會埋頭苦幹,使盡全力去克服困難,而是利用策略來聰明化解歧見,打動人心。就像邰福德,能看出反對者最擔憂的事,然後採取行動,想出更好的妥協方法,或放低身段與人合作,才成功說服他們全力支持自己的計畫。
懂得打動人心,並運用巧毅力,別人才會更願意支持你,助你達成目標。在我們的5,000人研究中,在說服方面表現最好的人,比起不善於說服者,績效排名領先15個百分等級。
在我們的研究中,不管什麼職位,位居經理人或只是基層員工,能在打動人心和運用巧毅力兩方面獲得高分的人,績效表現都十分傑出;但如果只有一方面表現佳,績效就沒有那麼好了。由此可見,只要用對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組織內推動新點子、發揮影響力。
打動人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打動人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同時激起他人的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讓人對現況失望,但同時對未來感到興奮。
華頓商學院教授博格(Jonah Berger)在《瘋潮行銷》一書探討網路上訊息的傳播,特別是挑起「高喚起情緒」的重要。這種情緒會「使人進入啟動狀態,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準備行動。」
興奮與歡喜,以及焦慮與憤怒,都屬於高喚起情緒,而滿足與悲傷則是低喚起情緒。博格與行為經濟學家米爾克曼(Katherine Milkman)研究在《紐約時報》發表超過三個月的文章,發現如能成功引發讀者的高喚起情緒,文章登上電郵轉傳熱門文章榜的比率,比喚起其他情緒高出24至38%。讀者會因這些高喚起情緒而採取行動,博格下結論說:「讓人瘋狂,別讓人難過。」
要說服他人,就不要讓人傷心或自滿;讓人興奮或生氣,才能促使人改採新行動。
由此可知,為了打動人心,並獲得他人支持,你必須激起他們的高喚起情緒,讓他們對現況感到焦慮,同時對你提出的目標感到歡喜、興奮。如果你能成功激發出這樣的情緒,就能說服別人,跟隨你的領導。
【書籍資訊】《高績效心智(暢銷新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