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渴望賺錢的公司尋求使用更少的資源,它們可以訴諸的途徑主要有四條。
圖片來源:Unsplash
去物質化的途徑有四條:減量、替代、優化、蒸發
渴望賺錢的公司尋求使用更少的資源,它們可以訴諸的途徑主要有四條。第一,它們可以設法減少某項原料的使用量。飲料公司和為它們供應鋁罐的製造商合作,希望減少鋁的用量;美國農夫在減少土地、水與肥料用量下提高收成;磁鐵製造商看到中國可能減少稀土金屬供給量時,找到使用更少稀土金屬的創新方法。
第二,往往有可能以一種資源取代另一種資源。美國的煤炭總消耗量在2007年以後開始下滑,因為壓裂法使天然氣變得對發電廠更具吸引力。若核動力在美國變得更盛行(我們將在第十五章探討這個主題),我們將減少使用煤炭和天然氣來發電,改用更少量的物質來發電。
一公斤的鈾-235燃料內含的能量,約為同量的煤或石油內含能量的200萬至300萬倍。根據一項估計,只需要7000噸的鈾燃料就能供應全球人口一年消耗的總能源量。
第三,公司可以對已經擁有的物質做出更好的使用,以減少總分子用量。把芝加哥與西北鐵路公司的車廂利用率從5%提高至10%,公司需要的30噸車廂數量就可以減半。擁有昂貴實體資產的公司,通常都非常熱中在對實體資產做出最大利用,這是基於明顯且強而有力的財務理由。
舉例而言,全球的商業航空公司都已經改善承載率(load factor),承載率基本上就是班機座位載客率(乘客數/座位數),從1971年的56%提高至2018年的超過81%。
第四, 一些物質被取代而消失。當電話機、攝影機和錄音機是個別的設備時,需要三個麥克風;當它們整合在一支智慧型手機上時,只需要一個麥克風,這支智慧型手機也不需要使用錄音帶、錄影帶、光碟片,或是相機底片。
iPhone和後繼問市的其他智慧型手機是去物質化的世界冠軍,它們使用的金屬、塑膠、玻璃與矽,遠比被它們取代的設備所使用的材料來得少,而且也不需要紙、磁碟、磁帶或底片之類的媒介。
如果我們使用更多再生能源,將用更多的太陽能、風力及水力來取代煤、天然氣、石油及鈾。太陽能、風力及水力也是去物質化的上選,因為一旦裝設完成,開始運轉,基本上就不會使用到資源了。
我把去物質化的這四條途徑稱為:減量(slim)、替代(swap)、優化(optimize)、蒸發(evaporate)。它們並不互斥,公司可以同時訴諸這四條途徑(確實有這麼做的公司),這四條途徑全都有明顯行進的形式,也有微妙難察的發展形式。
【書籍資訊】
《以少創多》
出版日期: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