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這些企業經營者面臨大環境的轉變、景氣的挑戰,絲毫沒有束手無策的消極態度,反而逆向思考,重新思索企業的定位與核心能量。
圖片來源:Pexels 文/羅德禎,天下文化企劃出版部總監
跟企業學習逆境生存的秘訣
一場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為人們的生活、國家的經濟帶來極大衝擊,許多企業及商家都面臨營運上的挑戰,甚至陷入營運中斷的困擾。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重擊企業營運,有些企業主甚至放棄掙扎,直接結束營業。
美國研究機構、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永續商業中心全球總監凱文.摩斯(Kevin Moss)就歸納出這波疫情為企業領袖帶來的三大啟示:
1.企業應該改變商業模式,加速從線性經濟轉化到循環經濟;
2.強化ESG中的S(社會層面)作為,協助弱勢族群;
3.積極投資供應鏈,建立更具韌性的價值鏈生態系,才能抵抗突如其來的巨變。
其實,在疫情期間,許多在地企業與商家,就算受到衝擊,但是經營者們依舊抱持正面迎戰的心情,投入創新研發、人才培育工作,做好基本功,等待危機消除、景氣反轉的那一刻,能夠蹲低跳高,再創經營高峰。而這場災難雖然是對企業經營能力的終極考驗,但若能站穩腳步,就可以隨時因應環境變動,並且安然度過、不受影響。
譬如,過去在金融海嘯、食安風暴發生時,經歷過低潮的饗賓餐旅,即使面對嚴峻挑戰,還是堅持不減薪、不放無薪假。甚至在2020年第一季正式啟用中央廚房二廠,做為食材冷凍及常溫儲存的空間,根據市場行情變化購入當季食材並妥善冷凍,提供更多樣化的食物選擇。
又如位於桃園楊梅的怡仁綜合醫院,走過近20年歲月後漸呈老態,加上周邊大型教學醫院相繼成立,處境更顯艱難。新任院長李典穎,不滿40歲的年輕醫師,帶領新團隊進駐怡仁,從內到外全面改造,成為極具特色「山丘上的醫院」。
這些企業經營者面臨大環境的轉變、景氣的挑戰,絲毫沒有束手無策的消極態度,反而逆向思考,重新思索企業的定位與核心能量,換個心情,把劣勢轉化成優勢,甚至低調練功、做足準備,等待景氣活絡時,再創經營高峰。
《關鍵影響力》這書的出版,正是集結了十六家得獎企業背後的成功故事與經營心法。有些企業深耕研發創新,以市場獨到技術,在產業鏈上站穩關鍵地位。有些企業堅持守護環境,從產品到工法,都秉持著低汙染、低耗能的核心理念。
有些企業則重視員工福利,希望透過優質工作環境的營造,以及各種福利政策,讓公司就像家一樣,同事就像親人一樣,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也有些經營者雖然是商二代,或者是無背景無資源的新住民,卻抱持著一顆創業的心與夢想,看準市場需求痛點,推出新產品與新服務,成就事業、實踐夢想。
更有些企業低調經營,默默地在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帶領台灣技術與產品登上國際舞台,讓世界看到台灣,這些隱形冠軍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每個故事就像是一堂課,帶領讀者看見企業在面臨國內外變化多端的經濟與產業情勢時,如何發揮創新研發實力、投入環保與循環經濟領域、開發新產品及新市場,以及為員工打造優質工作環境的初衷與理念。
過程中,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有值得讀者借鏡的珍貴經驗,而企業經營者淬煉多年而成的生命智慧,只要細細品味,也可以內化成自身成長的養分,支撐我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時,能夠以更好的姿態、更堅毅的勇氣去應對。
【書籍資訊】
《關鍵影響力》
出版日期: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