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COVID-19應絕非公衛或政治上的單純議題,疫情帶來的影響深入每個人的生活,《後疫情效應》其實是每個人都需要研讀的重要著作。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 柳依青,口腔外科醫師
2019年十二月,新型傳染病COVID-19自中國武漢爆發。武漢的地方政府於隔年一月二十三日宣布無預警封城,企圖遏阻洪水般快速擴散的疫情。然而,封城之前,疫情已隨著暢行無阻的交通網路向世界各地蔓延。
兩天後,我忐忑不安地搭上飛機,前往尼德蘭參加一場學術會議,成員來自歐陸、亞洲、南美洲甚至非洲。當時,歐洲各國僅出現零星境外移入的個案,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區都尚稱安全。
在餐廳裡,聽北美口音的旅客們討論著「Pneumonia from Wu-Han」(武漢來的肺炎),語氣彷彿火星人登陸土星那樣事不關己,當地人生活一如往常,史基浦機場大廳仍是摩肩接踵的洶湧人潮。
最神經兮兮的大概就是台灣人了,我在搭機過程中全程戴好口罩,行李中也備好足夠數量,包括好幾個高規格N95,以防萬一,旅程與會議中,刻意保持社交距離,像個孤僻陰沈的怪咖。機場裡,最顯眼的就是長榮航空的報到櫃檯,辦理登機的台灣人罔顧歐洲人驚愕不解的眼光(註),男女老少都戴上了口罩。
卻是這樣集體的神經兮兮,使台灣在重挫全球各國醫療系統與經濟活動的瘟疫中得以倖免,成為亮眼的抗疫模範,2020年唯一能如常上學上班旅遊、舉辦音樂會和大型活動的天堂之島。
札卡瑞亞在書中多次稱許台灣的防疫成效,認為台灣優秀而充滿效率的領導人與官僚系統,尊重專家的公衛策略,都是成功遏阻疫情的主因。
台灣鄰近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過往的歷史與政治糾葛,十七年前同樣起源自中國、造成台灣重大創傷的SARS,使得我們發展出對中共政權格外敏銳的感知。台灣十分熟悉中國的行事作派,了解中國官方面對疫情習慣隱瞞遮掩的心態,以及國際上四處收買的手段,才得以在疫情之初便採取有效的對策,佔得先機。
然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未必以同樣的觀點看待中國,對於世界的觀察亦未必一致。一隅之安,未必代表台灣足以洞悉疫情後的世界佈局;防疫上的勝利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也未必表示疫情後瞬息萬變的政治與經濟發展,台灣能夠繼續保持優勢。
而我們在構築強大的堡壘裡,安全的生活著,安全到容易忘記,世界各國仍處於水深火熱的疫情肆虐之中,並且忽略全球因為COVID-19大流行,政經局勢乃至於普羅大眾的生活起居,已起了急遽的變化。
活在世外桃源、歲月靜好的我們,反而要當心被劇變的潮流拋下了。
《後疫情效應》中,札卡瑞亞提出十個課題,多方面評析歐美各國因應疫情的策略,並預測COVID-19疫情後,全球局勢的本質。不僅僅是世界各強權與聯盟的權勢角逐,在政治上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便深切影響了普羅大眾在醫療福利、疫苗開發與取得上的優先順序。
因疫情加速進展的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可能改變未來的醫療系統,也可能取代更多人類的工作,導致大規模的失業和貧困。需求與產業鏈的快速轉變,也可能使得升斗小民的薪資、職業、工作環境、乃至股票市場中的投資標的必須隨之調整。美中強權衝突在美國大選政黨輪替後的變化,對台灣造成的影響,在札卡瑞亞的論述中亦可窺知一二。
受限於資訊來源,我們對歐美的看法、對台灣自身的認知,可能都與實際情況有所落差。《後疫情效應》以美國本位的觀點看疫情後的國際趨勢,並以學者的專業角度、豐厚的資訊來源綜觀全局,在瘟疫後使人徬徨的迷霧中指點迷津,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全面;省思之外,也帶給人希望。
COVID-19應絕非公衛或政治上的單純議題,疫情帶來的影響深入每個人的生活,《後疫情效應》其實是每個人都需要研讀的重要著作。
(註)在許多歐洲人的想法裡,「病得很重」的人才需要戴口罩,此外,遮住口鼻亦讓人聯想到恐怖份子,因此容易遭受異樣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