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身為大家眼中的天才,唐鳳究竟都在讀什麼書?唐鳳閱讀書單及延伸閱讀總整理,唐鳳的閱讀範圍十分廣泛,科幻小說是他的最愛
唐鳳從小的閱讀量就比一般人廣泛,小學換了六間學校,有時休學,有時一週只到學校上幾天課,其餘時間幾乎都在閱讀。
閱讀,讓他走出霸凌陰影。他曾說過,當時如果沒有靠閱讀來幫助自己,他可能就會陷在人與人之間不舒服的情緒裡。
身為大家眼中的天才,許多人想必非常好奇,唐鳳究竟都在讀什麼書?
【唐鳳書單及延伸閱讀整理】
1、《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唐鳳 口述、楊倩蓉 著(天下文化)
2、《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哈拉瑞 著(天下文化)
3、《妳一生的預言》, 姜峯楠 著(鸚鵡螺文化)
4、《呼吸》,姜峯楠 著(鸚鵡螺文化)
5、《道德經》,老子 著
6、《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傅佩榮 著(天下文化)
7、《邏輯哲學論》, 維根斯坦 著(唐山出版社)
8、《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下:現代)》,傅佩榮 著(天下文化)
9、《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沃克 (Matthew Walker)著(天下文化)
10、《1分鐘超強記憶法:超過130萬人見證,證照檢定、大小考試、職場進修通通搞定!》,石井貴士 著(時報出版)
11、《最強大腦學習法:不專心,學更好》,凱瑞(Benedict Carey)著(天下文化)
在唐鳳廣泛的閱讀裡,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的最愛,如果問他如何思考未來?他的回答即是:「歡迎看科幻小說。」
近幾年,唐鳳很推薦大家閱讀一位知名華裔科幻小說家姜峯楠的兩本科幻著作:《妳一生的預言》及《呼吸》。
唐鳳認為在姜峯楠的科幻小說中,沒有傳統硬科幻的說教方式,讓人讀了很舒服。不會告訴大家做了這個會怎樣,做了那個會如何,而是透過小說情境,把大家習而不察的狀態講出來,讓大家不能再忽略。融合了科幻與哲學思考,每一則都帶給讀者極大的的震撼。
從科幻小說回推到現實社會,在社會普遍強調AI的重要性,認為未來AI將會全面取代人工的論調時,唐鳳提供了另一個思考。他認為,在AI 還沒有發展到很成熟的情況下,我們的社會不應該為了配合AI,或是覺得AI很潮, 而放棄人類一直以來重視的價值,例如人性尊嚴、人權等。
當代思想指標哈拉瑞曾在《21世紀的21堂課》一書中指出,現代科幻小說經常過度擔心人類隨時都可能會跟機器人開戰,唐鳳也表示:「事實上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有一小群超人類精英, 靠著演算法帶來力量, 而與大量低下階層、手無權力的智人,發生衝突。」
➢【延伸閱讀】從特斯拉創辦人到Facebook創辦人,為什麼他們都推薦閱讀科幻小說?科幻小說帶給唐鳳的啟發
唐鳳的閱讀範圍十分廣泛,除了科幻小說、哲學書籍外, 他從小就閱讀四書五經、《紅樓夢》、金庸小說等,她不僅廣泛涉獵這些書籍,更精讀每一部經典。
例如,老子的《道德經》讓他了解,所謂的無為而治不是不做,而是你還是去做,但是不是用特定的方式做到特定的結果,而是讓事情展開新的可能性,所以每個動作都是以展開新的可能性,而不是以收斂到特定結果為前提。
她曾經說過,二十歲之前,有兩個人影響他頗深,一個是維根斯坦,另一位是愛爾蘭知名作家喬伊斯,她甚至稱自己是「維根斯坦的信徒」。
維根斯坦是二十世紀著名的哲學家,他所寫的《邏輯哲學論》更被視為天才之作。維根斯坦是唐鳳國中開始自學後接觸的哲學家,當時他在政大哲學系旁聽,聆聽關於康德、高達美、費耶阿本德、海德格爾的哲學理論,一方面也從維根斯坦的著作《邏輯哲學論》開始看起,然後有系統地去理解早期維根斯坦早期與晚期的學說,包括《哲學研究》、《藍皮書》、《棕皮書》等。
唐鳳認為,維根斯坦的哲學思考很適合語言程式的世界。例如,早期維根斯坦將世界分為可以言說與難以言喻兩部分。難以言喻的部分,應該保持沉默,而可以言說的部分,則可以用語言明白講清楚,這一點很像人工智慧技術普及之前,程式撰寫者都是用0 跟1 的簡約方式表述這個世界,讓電腦能夠去掌握所要建構的樣貌。
但是晚期的維根斯坦卻打破了自己過去的邏輯,他認為,難以言喻的部分,其實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通過互動來建立意義。現在的人工智慧,也是在模擬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做到先於定義來創造共感,進而溝通,不見得非得先用文字定義才能溝通。
唐鳳在接觸維根斯坦後,《邏輯哲學論》裡所說的自動推論邏輯,啟發他後來將維根斯坦的思考大量應用在國中時期所做的科展,以及電腦程式設計上。
➢【延伸閱讀】《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延伸閱讀】《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下:現代)》
許多人也很好奇,唐鳳是如何消化這麼大的閱讀量,甚至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其實唐鳳有個獨特的記憶法,也就是睡前閱讀,睡眠中就能消化這些內容,隔天記在腦中,乍聽之下很不可思議,現代人壓力大,控制睡眠已不容易,更何況是在睡眠中消化睡前閱讀的資料,唐鳳是怎麼辦到的?
首先,唐鳳很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每天得睡滿八小時,才能精神充沛去面對一天的工作,理解每一個人的話。對唐鳳來說,所有高效的工作方式,都必須建立在充足睡眠上,如果沒有睡滿八小時,她就沒辦法完整聽懂別人講的話;如果前一天只睡兩小時,不要說四十分鐘,別人講四分鐘,她就開始恍神了,「有睡夠,每天醒來就是多一些空間,可以裝得下新的東西。」
其實,不僅被腦神經醫師證實,睡眠有助於強化記憶力,日本心理諮商師及暢銷作家石井貴士在《1分鐘超強記憶法》這本書中也指出:「將短期記憶植入長期記憶的過程必不可少的,就是『睡眠』。」
石井貴士指出,很多人熬夜一整晚苦讀,反而忘得更快,就是因為缺乏睡眠的關係。在睡眠過程中,短期記憶會自然植入長期記憶中,所以利用睡前閱讀,再經過一晚充足睡眠後,起床時,利用早上血清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再複習一次昨晚睡前的閱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閱讀】《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唐鳳的睡眠記憶法,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睡前如何正確閱讀。唐鳳睡前的閱讀指的是,快速大量閱讀知識性的書籍。例如,明天開會要討論的資料,或是研究論文等。至於小說類或是詩集等內容,並不需要透過睡眠記憶法來消化或記憶。
這是因為小說及詩集需要慢慢品嘗,特別是關於聲韻類的讀物,例如一首長詩,就不得不念出來或發出聲音,這時候的閱讀,需要的是緩慢咀嚼,不適合用快速大量閱讀的方式,因為每一個音可能都有許多意思,需要細細品味。
那麼,為什麼睡眠記憶法適合睡前閱讀知識性書籍?唐鳳指出,由於知識性書籍只是描述,或是記錄事實性的東西,例如,大部分的論文、非小說的文本、教科書、歷史書籍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這類文本的每一段文字就是特定的意思,並沒有要我們讀出千百個意思,所以這個時候快速閱讀是比較適合的。
➢【延伸閱讀】《最強大腦學習法:不專心,學更好》
(本文整理自《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1、《唐鳳的破框思考力: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唐鳳 口述、楊倩蓉 著(天下文化)
2、《21世紀的21堂課(增訂版)》,哈拉瑞 著(天下文化)
3、《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11種電影裡的世界末日與科學》,艾德華斯(Rick Edwards)、布魯克斯(Michael Brooks)著(天下文化)
4、《妳一生的預言》, 姜峯楠 著(鸚鵡螺文化)
5、《呼吸》,姜峯楠 著(鸚鵡螺文化)
6、《道德經》,老子 著
7、《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傅佩榮 著(天下文化)
8、《邏輯哲學論》, 維根斯坦 著(唐山出版社)
9、《西方哲學之旅:啟發人生的120位哲學家、穿越2600年的心靈巡禮(下:現代)》,傅佩榮 著(天下文化)
10、《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沃克 (Matthew Walker)著(天下文化)
11、《1分鐘超強記憶法:超過130萬人見證,證照檢定、大小考試、職場進修通通搞定!》,石井貴士 著(時報出版)
12、《最強大腦學習法:不專心,學更好》,凱瑞(Benedict Carey)著(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