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與成功有約》是出版史上最暢銷的書之一。史蒂芬.柯維提出高效能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引領人們打破網路時代疏離的人際關係,重新學習與人相處共事。高希均教授推崇《與成功有約》:柯維的「七個習慣」與錢煦的「七心」為歷久不衰的普世價值。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文 /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終其一生任教於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他在1989年出版《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至今已翻譯成40種語言,在全球發行四千萬冊。
這本書被譽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書,也是天下文化成立38年以來最重要的長銷好書之一,因為書中講述的是歷久不衰的普世原則,包括:誠實、正直、品德、良知、慷慨、真誠、尊重、遠見、當責、紀律、主動積極、利他、同理心、團隊合作、互信互助、綜效等,它們豐盛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英文書稿是在1989年,書中所傳遞的人生哲學正是天下文化所致力傳播的進步觀念和正向價值,所以我們積極爭取中文版權。30年後重讀,仍然感受到書中的智慧卓見彌足珍貴。但是柯維還是謙虛的說,這七個習慣並不是他所「創造發明」,而是源自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閱讀本書時,我懷想自己這30年來的生命經歷,在在印證了書中的核心價值,也就是七個習慣:
● 習慣一: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 習慣二: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習慣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 習慣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 習慣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 習慣六:統合綜效(Synergy)
● 習慣七:不斷更新(Sharpen the Saw)
是什麼原因讓這本書成為歷久不墜的經典?
我認為,這七個習慣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支柱,撐出生命的廣度與高度。
柯維的七個習慣,也與旅美大科學家錢煦在《錢煦回憶錄:學習、奉獻、創造》(天下文化,2019年7月出版)中提倡的「七心」先後輝映,真是英雄所見略同。錢院士的「七心」是「全心」熱愛、「決心」投入、「用心」理解、「精心」創新、「同心」合作、「推心」溝通、「盡心」完成。在該書〈出版者的話〉中,我寫著:「當做人做事與誠心和專心結合時,就有機會產生像錢院士一樣的輝煌人生。」
天下文化還有一本好書《好人肯定有好報》(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我時常和同事分享,世界之大,有足夠的成功可以分給每個人,我們可以互助共好,甚至大方的把成功的光環讓給別人,功成不必在我。
圓滿的人生來自品德,而真正的領導力根源於道德的力量,這是高速變動的時代唯一不變的事。我鼓勵所有朋友精讀《與成功有約》,進而把七個習慣推廣到整個社會。
就在天下文化發表本書之際,很湊巧的我把多年來在國內外演講的十個觀念組合起來,用以栽植台灣社會的「生命之樹」*。這十個觀念彼此支撐貫穿,宛如下頁圖1所示。
讀者可以發現,「十個觀念」與「七個習慣」及「七心」有眾多共通之處。這或許正說明東西文化中的人性、理性、價值、美德等,必有相互融合交流的共同元素。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隨著國內外因素的改變及突變,人類有以下選擇:
● 同在一口井裡,看不到天空的陽光。
● 同在一條船上,面對不測的風浪。
● 同在一個地球上,追求永續的發展。
面對外在環境的不確定和內心的不安定,此刻正是細讀及實踐「七個習慣」及「七心」的最好時機。
➢【書籍資訊】《與成功有約(30週年全新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