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大家都把最高標準當作基本門檻」的從容態度與自律,就是一種「純粹」。正因為新鮮人沒有經驗,就像一張白紙,你可以賦予他們最正確也最好的觀念和做法。無形中一開始標準就拉高了,類似一種銘印(imprinting)效應,建立一種不可逆的牢固認知與行為模式。
圖片來源:《工作美學》/攝影_簡汝羚
很多人都以為,以RAW的知名度和要求嚴謹,想要進入RAW工作,一定要是經驗豐富或海外歸國,不然至少也要是相關餐飲科系畢業。但其實RAW許多員工,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許多人,甚至完全沒有fine dining餐飲經驗。我挑選員工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只用「沒經驗的新鮮人」,尤其不要有餐飲背景最好。很多人聽到都會疑惑,大膽啟用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新手,怎麼確保這些人可以達到我想要的高標準?沒經驗的人可能犯各種錯,不是更容易搞砸嗎?
每次我都會反問對方:「你有沒有發現,當一個人完全沒有經驗的時候,其實是沒有標準的?這時,他接觸到的第一件事物、第一位老師、第一個職場,就會成為他對於工作的標準。」當一位完全沒有餐飲背景的新手進入Restaurant ANDRÉ或是RAW之後,他第一次接觸到的餐飲規則與作業方法,就是我的做法,無形中, 也就成為他們對餐飲的基本標準。很多人會以為,要在米其林主廚之下工作,壓力一定很大,但團隊對於我的要求,表現出來的態度常常都是「這沒有很辛苦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這種「大家都把最高標準當作基本門檻」的從容態度與自律,就是一種「純粹」。正因為新鮮人沒有經驗,就像一張白紙,你可以賦予他們最正確也最好的觀念和做法。無形中一開始標準就拉高了,類似一種銘印(imprinting)效應,建立一種不可逆的牢固認知與行為模式,看來就好像先天習得的一樣。有時我帶團隊出國,與世界其他一流飯店合作,夥伴們會偷偷告訴我,在我們餐廳好像比在國外還要嚴格,因為我們自己的標準更高,大家都很習慣。而有餐飲經驗的老鳥,因為被過去的習慣束縛,積習已重,反而難以適應最高標準的要求。
其實不只Restaurant ANDRÉ,我管理的每間餐廳,包括RAW,掌舵的主廚都是由我們的餐廳培育出來的。一個菜鳥廚師從零開始在團隊學習,理解且相信餐廳的理念,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假設今天主廚是個像傘兵空降而來的外來者,他可能不會理解八角哲學的真正含意,更沒有辦法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創作,最多只能複製。
RAW的主廚王奕翔(Chef Ben), 還不到三十歲,但從餐廳開幕時就加入團隊,完全是由RAW培育出來的。過去近十年,我在國外和其他主廚聯名合作展演時,都是由他主責。RAW曾經在晶華酒店舉辦大型活動,也是由他帶領超過一百名內外場服務人員,準備兩百人份的套餐,表現可圈可點。
我寧願從頭開始訓練料理人,見證一純如白紙的新人,成為獨當一面的主廚,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很多老闆在徵人時,都會希望找有經驗的人,可以馬上成為「即戰力」。我也曾有過這種迷思,花了很多年,才理解「沒經驗比有經驗更好」。因為就算是米其林餐廳,廚房內還是有很多基本功的事,而基本功能不能確實做到,就是一家餐廳品質好壞的差異關鍵。以馬鈴薯泥這道西餐中非常常見的配角為例,兩位新人,一位已經會做,一位還不會,你認為進入Restaurant ANDRÉ 的廚房一個月後,誰會做得更好?答案是,那位還不會的新人。
我發現不會做的人,在學習過程中,會做非常多的筆記,包括我用了什麼工具、我削皮時轉了幾下、我打泥時攪了幾分鐘,就算是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都會一一記錄下來。正因為他完全不懂,深怕會疏漏任何一個步驟,於是更專注於每一個細節。而這些細節的精確追求, 就讓他做出最細膩、最美味的馬鈴薯泥。然而,已經會做的人,在我示範過程中,往往只會注意「調味配方是什麼」「要加多少分量」,認為自己已經會了,只要確認好「味道」相關的部分即可。
但一道料理要達到完美,並不是只有配方就好,而是過程中每個細節都做到位,除了食材的挑選,料理過程中的動作大小、力道輕重、速度快慢,都必須確實而精準,料理才會與眾不同。
➢【書籍資訊】《工作美學》
➢【延伸閱讀】江振誠《工作美學》編輯導讀:視野怎麼培養?你的生活方式決定你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