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圖像思考》指出,不是每個人都以語言為基礎進行思考。有些人是空間圖像思考者,他們以抽象的方式思考,而另一些人是物體圖像思考者,他們能夠看到生動逼真的圖像。在以語言為主導的世界中,那些擁有圖像思考能力的人常常被忽視和低估,這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不利的。因為圖像思考者,經常能提供社會難題的解答。
圖片來源:Pexel
李明憲/東華大學教授
這是教育工作者必讀的一本書,因為它將改變主流教育的觀念,對於那些憂慮孩子不喜歡學習的父母,尤其亞斯伯格綜合症或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們,更該讀這本書,因為你將會發現你擁有真正的寶藏,您的孩子只是被主流教育標籤化,若能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他們將能展翅高飛。
作者天寶.格蘭汀是世界上患有自閉症最著名的學者之一,她幾乎被學校淘汰,但她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現在她是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動物科學教授,也是暢銷書作家。她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並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她還參演了多部紀錄片,包括獲得艾美獎的HBO電影《天寶·格蘭汀》。
這本書主軸概念指出,不是每個人都以語言為基礎進行思考。有些人是空間圖像思考者,他們以抽象的方式思考,而另一些人是物體圖像思考者,他們能夠看到生動逼真的圖像。在以語言為主導的世界中,那些擁有圖像思考能力的人常常被忽視和低估,這對於我們所有人都是不利的。因為圖像思考者,經常能提供社會難題的解答。
科學文獻證實了有兩種圖像思考者,第一種是與作者一樣的「物體圖像思考者」,他們運用具體、詳細的圖像進行思考;另一種是「空間圖像思考者」,他們較喜歡數學,運用模式和抽象方式思考。他們與主要運用語言感知和處理資訊的語言思考者有所不同。這兩種類型的圖像思考者都傾向自下而上,注重細節。而語言思考者往往自上而下、線性和有序。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是不同類型的混合體。但在完全語言障礙的自閉症患者身上,常常會出現其中一種類型的極端思考模式,作者就是一個極端的物體圖像思考者,這可能與他患有自閉症有關,她到三十多歲的時候,才明白別人是用語言思考的。
由於主流教育常常通過筆試來評估學習成效,這賦予了語言思考者一種優勢,這導致圖像思考型的學生容易被淘汰,這是社會的巨大損失,因為物體圖像思考者能夠完全用圖像或逼真的圖像來進行思考,這能夠為社會難解問題的解決做出創新貢獻,詳細原因可以見書中各種實證結果舉證。因此作者建議學校必須提供「物體圖像」和「空間圖像」思考的親善學習環境,恢復有助於圖像思考的實踐性課程,因為親身體驗實作是對圖像思考者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隨著學術測試的增多,實作課程逐漸減少,其中包括提供金工、木作、汽車機械修復、烹飪、縫紉、音樂、藝術和戲劇等等課程時數都逐漸削減,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個呼籲同樣適用於台灣的教育改革者參考,我建議家長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自行多提供小孩實作的機會,因為或許你的小孩就是圖像思考者,等待台灣教育改革曠廢時日,還是先行自救。
格蘭汀指出,目前圖像思考者既未被充分認可,也未得到足夠的資源來發展他們的天賦和技能。實際上,他們在語言思維方面的困難,常常迫使他們參加課業輔導班。然而,許多藝術、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創新者都是圖像和空間思考者,而且很可能也屬於自閉症譜系,這些名人包括湯瑪斯.愛迪生、米開朗基羅、艾倫.圖靈、比爾.蓋茨、史蒂夫.約伯斯、埃隆.馬斯克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格蘭汀指出「天才不僅需要智力和創造力,還需要發散性思維。」 格蘭汀引用了一些研究來支持這一觀點,並建議將擁有不同思考型態優勢的個體組成團隊,比由同質思維者組成的團隊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這本書第一章有一個圖像思考辨別工具可以提供分辨空間圖像思考的傾向,全書共有七章,內容舉例豐富,推論充滿研究結果佐證,最後一章特別提到動物也是圖像思考者,他們也擁有意識與豐沛的感情。這是很有趣的章節,讓我們更理解動物的思考。
這本書呼籲我們重新審視教育和思維方式,尊重不同的思維模式,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發展其獨特的才能和創造力。無論是教育者、家長還是任何關心教育體系改革的人,都會從這本書中獲得深刻的啟示和思考,值得收藏在你的書架上。
➢【書籍資訊】《圖像思考:用對的方法,釋放大腦潛能》
➢【延伸閱讀】原來,天才的腦袋長這樣!賈伯斯、馬斯克的思考術揭秘|《圖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