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如何昇華自己的故事?《爆文故事力》一書分享,應編排轉折,創造意外結局;故事幾經轉折,出現意外結局,會更吸引人。
圖片來源:Pexels
故事力公式:故事幾經轉折,出現意外結局,會更吸引人
好學生做壞事?
「老師,外面有人找您。」坐在教室門邊的學生舉起手,打斷我正在檢核的背誦功課。我回過頭,站在教室門口的是拿著檢查簿的舍監阿姨,我心想昨晚住宿生一定又闖禍了。
「昨天晚上,你們班男生宿舍的房門被反鎖了,大家出門洗澡後都進不去,
在走廊裡吵鬧了好久。後來,請鎖匠大老遠趕來,十點多才打開門鎖,這種反鎖門的行為實在太糟糕,你一定要追究!」舍監阿姨氣憤的告狀。
「對不起,阿姨,給您添麻煩了。您知道反鎖門這件事是誰做的嗎?」我一邊道歉,一邊詢問細節。
「不知道。我們都懷疑是吳小剛,但他不承認。你可得仔細追問、好好教訓,做出這種事情實在太過分了!」
吳小剛?這個學生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學習成績很好,但人緣不太好,
上學年就有不少學生和老師向我反映他的問題,說他自私自利、尖酸刻薄。唉,難道不能品學兼優嗎?我轉身回教室,什麼也沒說,只是目光嚴肅的看向他。這一眼,加重了我的懷疑,他果然心虛,目光躲閃!不過,謹慎起見,我決定先深入瞭解事情經過再說。於是,下課時間,我先找另一個住宿生到走廊去。
實話或謊言?
「昨天晚上宿舍房門反鎖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我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問那名住宿生。
他詳細彙報整個過程,最後,斬釘截鐵的說:「老師,不用再查了,這件事一定是吳小剛做的,他以前就玩過宿舍門鎖。」
「好吧,那你去叫吳小剛來。」見相關人員眾口一致指控吳小剛,我嘆了一口氣,決定直接和他聊聊。吳小剛走出教室時,我看到很多同學偷偷摸摸湊到窗戶旁,像是在偷聽。「昨晚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清了清嗓子,冷冷的問。
於是,我第三遍聽到同樣的故事,不過這次故事的結尾變了:「不知道是誰做的,反正不是我。」吳小剛抿著嘴唇,一臉倔強。
我盯著他看了幾秒,他裝作滿不在乎的東瞧瞧、西看看,就是不跟我對視,也沒有再做更多解釋。僵持中,上課鈴響了。沒有證據,我暫時不能直接處罰他,便退後一步,說:「你先去上課,這件事回頭再說。」
我去機房調看宿舍走廊的監控影片後,回到辦公室,打算理清思緒,卻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課鈴剛響,班長跑來報告:「老師,吳小剛和另一個住宿生小周打起來了!」
我匆匆跑進教室時,打架的兩個人已經被拉開,但是他們一左一右站著,就像鬥雞仰著脖子,怒視對方。
「你們兩個跟我去辦公室。其他人都回座位,好好準備下節課。」我呼了一口氣,迅速驅散看熱鬧的學生,帶著這兩個讓人煩心的搗蛋鬼,離開亂哄哄的教室。
「說吧,為什麼動手?」回到辦公室,我開始調查事情起因。
「他誣賴我!」吳小剛的眼眶紅紅的。
「肯定是你惡作劇,你不只一次這麼做了!」小周一臉大義凜然。
「小周!」我打斷他,「你有確切的證據嗎?沒有證據時,除非肇事者主動承認,否則我們不能僅憑主觀印象判斷一個人的是非對錯。」說著說著,我突然感覺有點心虛,其實我的潛意識裡,也斷定此事是吳小剛所為了。
「如果有證據,就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我努力把偏見放在一邊,再次強調證據的重要性。「我沒有證據,但是知道他以前做過類似的事情。」小周滿臉不屑的說。
「我承認,以前是玩過宿舍門鎖,但這次真不是我做的!」吳小剛急得眼淚都流下來了。
「真會演,還好意思哭呢!老師,你相信他嗎?」小周不依不饒的說。
「會不會是誰不小心把門反鎖了?」我沒有否認小周的懷疑,但也不想冤枉吳小剛,轉而猜測第二種可能性。
「不可能,想將門反鎖,得用力按鎖扣才行。」吳小剛搖搖頭,言之鑿鑿的說,一看就是真的研究過那個鎖。
「昨天晚上,在門被反鎖之前,有沒有別班學生去你們宿舍聊天?」我又提出新的可能性,希望肇事者另有其人。
「有,但人家是來通知我們今天數學課需要帶圓規和量角器,說完就走了,不可能反鎖門。」小周否認了我的猜測。他的判斷有道理,誰會那麼無聊呢?
實在讓人頭疼!
「算了,你們先回去上課,我再想一想。別打架了,事情總會水落石出,如果一直沒人承認,我就只能透過驗指紋追查肇事者了。」我一邊說,一邊若無其事觀察了一下吳小剛的神情,沒有緊張和異常。
洗刷冤情真相大白
晚自習結束後,我親自把這群住宿生送回宿舍,並查看了昨天的事發現場。掌握基本情況後,我轉身下樓,然而還沒等我走出宿舍大門,吳小剛就追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喊:「老師,老師,隔壁宿舍的門也被反鎖了!他們剛回來,據說離開時門是打開的,回來就進不去了。
這中間只有舍監阿姨進去檢查過整潔,難道是舍監阿姨反鎖的?」「別胡說!」我趕緊制止他,跟著他往回走。被反鎖的宿舍門口,舍監阿姨正在納悶,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大家一邊猜測,一邊等待。等鎖匠趕來開了鎖,又反覆查看出問題的門鎖後,真相大白──門鎖用久了漸漸老化,這兩天風大,風一颳門就被大力關上,造成鎖扣滑落,意外將房門反鎖。
「師傅,那昨天晚上,我們宿舍的門被反鎖,是不是同樣原因?」吳小剛急忙問。鎖匠走進他們宿舍,用手撥弄門鎖幾下,認真答道:「應該是同樣原因,你看,我隨便動了動門鎖,並沒有用力按鎖扣,門就被反鎖了。」聽到鎖匠的判斷,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同時感到慶幸,還好我堅持尋找證據,沒有和大家一樣輕易將吳小剛「定罪」。
一回頭,我看到小周拍著吳小剛的肩膀,滿臉不好意思的說:「沒想到,真的冤枉你了。」吳小剛換上了那副滿不在乎的表情:「沒關係、沒關係。」請鎖匠替所有宿舍房門換了新鎖,我離開了宿舍大樓,渾身輕鬆。
摒棄成見,故事會更圓滿
如果不是隔壁宿舍的門也被反鎖,吳小剛也許還會被大家冤枉一天、兩天,甚至更久,而這些不信任,不知道會帶給他怎樣的傷害,由此可見,偏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每個人對身邊的人都有自己的印象,如果對方曾經犯錯,偏見或成見很難徹底消除,而當被固有的偏見或成見占據內心時,我們很難客觀判斷事情真相,不願聆聽對方的解釋、說明,不少誤會因此累積。
看完剛剛的故事,大家可以借機反思一下,提醒自己,時刻避免偏見、成見帶來的負面影響,回歸事件本身。
這樣的故事,或許更加真實,也更加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