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天下文化精選了多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重要著作,涵蓋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多個領域。這些著作不僅是科學研究的經典之作,更是一部部生動的科學傳記,讓我們得以一窺他們對科學的執著與熱愛。
2024年諾貝爾獎各獎項揭曉,引發全球對各領域的關注。天下文化40多年來致力於傳播進步觀念,出版過眾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重要著作,讓讀者能與國際接軌,一同來探索這些得獎人的重要研究與觀念。感受知識學習的永恆魅力。
● 2013 羅伯・席勒 《釣愚》《金融與美好社會》《動物本能》
● 2006 艾德蒙.費爾普斯 《費爾普斯的經濟探索》
● 2002 丹尼爾.康納曼 《快思慢想》 《雜訊》
● 2001 史迪格里茲 《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失控的未來》《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狂飆的十年─一個繁華盛世的興衰啟示錄》
● 2001 喬治.艾克羅夫 《釣愚》《動物本能》
美國生物化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分子暨細胞生物學系及化學系教授。
在RNA蛋白質生物化學、CRISPR生物學、基因體工程領域成就卓著,是國際公認的傑出專家。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革命正在全面展開,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
道納是解開CRISPR機制的科學家之一,與研究夥伴史騰伯格合力寫下本書,親自導覽這趟驚心動魄的發現歷程,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科學原理、各種實用或充滿想像力的應用,以及未來的展望和隱憂。
諾貝爾獎首位華裔女科學家,她和研究團隊所創制出的「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治療瘧疾的首選用藥。
第一本翔實記錄了屠呦呦出生、成長、學習、工作的傳記,讓人一窺這位已高齡85的女性科學家如何執著理想,屢敗屢戰,無私無我,最終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
布雷克本博士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發現端粒的分子特性,而在2009年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他們發現染色體的末端具有像鞋帶尖端塑膠箍的保護結構,同時發現端粒酶有維護端粒長度之功。
諾貝爾獎得主破解老化之祕,傳授真正有效的逆齡養生術!
她發現:正是端粒的長短,控制了細胞和人體的壽命,你的生活方式等同於對你的端粒下令,讓你細胞老化得更快或更慢一點。
兩位作者積極驗證心理因素和生活環境如何影響端粒的長短、以及人體的健康與老化。
1927年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奧拉一生追尋新化學努力不懈,有許多發明且著作等身。他發現了穩定的碳陽離子,揭開許多有機反應機構的祕密,使超強酸化學成為有用的科學。
這是科學傳奇人物奧拉的親筆自傳。奧拉研究的是魔術酸,他的人生也像變魔術一樣,充滿變化與驚奇。
從二戰的劇院雜工到大學教授,奧拉的人生峰迴路轉,憑藉著毅力與想像力,讓他能用出色的化學研究寫出精彩人生。
奧地利動物學家,以雁鵝及穴烏的研究揚名國際,被譽為「動物行為學之父」。
勞倫茲透過本書告訴我們,只要讓動物以最自然的方式生活,再用愛心和耐心與牠們相處,就能看出、聽出動物的語言。
本書是記述與作者發生相互「銘印」效果的雁鵝族群故事,作者以神妙風趣的筆調帶領萬物之靈的我們看看雁鵝如何表達喜怒,如何打鬥、求偶、生養子女等複雜行為,這是一本人人都讀得懂的動物行為學經典。
費曼博士為量子電動力學理論解決了不少問題,同時他首創了一個解釋液態氦超流體現象的數學理論。
之後,他跟葛爾曼(MurrayGell-Mann)合作,研究弱交互作用(例如貝他衰變),做了許多奠基工作。後來數年,費曼成為發展夸克(quark)理論的關鍵人物,提出了在高能量質子對撞過程中的成子(parton)模型。
他永遠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是位一切都要積極嘗試的模範人物。
從小到大,費曼的特立獨行,在在令人深思、莞爾。
他曾經跟愛因斯坦和波耳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連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跟他初次見面時也禁不住大叫:「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除了學識享譽國際,科普的演說技巧也是後世典範,他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艱澀的科學原理。
英國廣播公司將本次講座製成節目與書,出版後名列當代經典,風行不墜。
這才是真正的費曼!
費曼女兒米雪選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編輯成這本書:「關於我父親的書很多,不過那些書都取材於口述的資料。但現在你看到的這本書,都是他親筆寫的信,這些信自己會說話。這些信綜合起來,展現出一種前所未見的費曼的特質。」
透析科學奇才費曼博士一生精彩故事的另一門徑。
寫對費曼性格形成影響最大的人,此外還有費曼的生活感想,充滿感情家書等等,充分展現傑出的科學家寬廣的視野,及特殊的思考方式。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過程的真實紀錄!
記錄的是莫言至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獎時,沿途的所見所聞。
莫言以輕鬆、詼諧的筆法,娓娓道出「諾貝爾週」背後的點點滴滴。
物理大師費曼有著充沛的好奇心與求真心,他常用前所未有的手法,有效的解決物理難題。
我們能在書中看到費曼的真實面貌,他看似嬉戲於不同觀念之間,卻一直掌握三個關鍵,就是誠實、獨立思考、承認不知為不知的雅量。
費曼更告訴科學界新手,如何用好奇心、開放的心靈,以懷疑的眼光來觀察這個世界。
本書集結整理了這些獨有的「費曼式」隨興見解,展現了他對科學精神、科學與宗教、戰爭與和平等議題的省思。
費曼也提出「無知哲學」以期人們能用正確的態度,處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而得到新的觀念。
《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也是從《費曼物理學講義》精選出來的。
費曼先生將愛因斯坦這套理論的內外精華、有什麼妙用、以及所涉及的基本觀念,解釋得極其完美,直教人不得不擊節讚嘆。
這本《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是直接從《費曼物理學講義》精選出來的。
本書在題材選擇上,旨意不在使它成為近代物理學的概述,而是提供一個體驗費曼物理觀的引子……
給予大眾一個難得的機會,得以一窺這位偉大人物的內心世界。
1962年,華生與克里克因為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與同僚威爾金斯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曾任哈佛大學教授、冷泉港實驗室首任總裁。
半世紀不衰的超級科學經典!
華生所著的超級經典——《雙螺旋》以犀利、率直的口吻,記錄這科學史上的重要一役,更鮮活呈現科學家在工作與生活的各種樣貌。
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物理學家!與費米、狄拉克並列朗道尺度第一級的世紀大科學家。
物理學界公認,繼愛因斯坦、狄拉克後,楊振寧為二十世紀的物理樹立了風格,呈現一種數學的美感。
這本傳記完整呈現他的童年和成長歷程、愛情與親情生活、科學品味與成就,透露出他的待人處事風格、對中國的特殊情感,以及他與李政道先生之間關係的微妙轉變,不僅詳實描繪楊振寧一生的行止,更表述了他在物理科學歷史地位的一個總體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