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你是否曾在做重要決定時,依賴直覺行事?《直覺鍛鍊》將透過五大法則——SMILE,幫助你掌握直覺的正確用法,學會分辨何時該相信它,何時應保持警覺,讓你的決策更聰明、更安全。
本書的目標並不是做為深入探究直覺的教科書,而是要將與直覺有關的科學研究,歸納為簡單、實用、易於遵循的法則,幫助人們提升決策能力。我汲取自己在實驗室研究獲得的知識,並且參考多位研究者在其他學科及相關主題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幫助讀者了解,何時可以安全的使用直覺。
直覺的科學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我們所知有限,許多未知仍有待探索。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運用既有的知識。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爭論:直覺究竟是有益、有用的?或者是危險、應該迴避的?的確,在許多書籍與科學文獻中,都有記載人們依賴直覺而誤入歧途的可怕案例,但接下來我們將看到,這些案例其實都是所謂「錯誤直覺」(misintuition)導致的悲劇;同時也有許多運用直覺救命的故事。事實上,一旦你理解人類的大腦與心智如何運作,就會發現所有以偏概全的說法(如「直覺是好的」或「直覺是不好的」)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具有實用價值。如果你知道何時應該或不該使用直覺,就能夠減少負面影響,避免被直覺誤導,同時又能發揮其正面效益。
在本書中,我將直覺定義為:學會有效運用無意識資訊,改善決策與行動。以當今的商界為例,多數領導人往往得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快速做出決定,這時直覺決策就至關重要。現在世事變化確實比以往更快,不確定性也不斷增加,因此對直覺的需求日益加增。但問題在於:多少領導者願意公開承認自己運用直覺?多少人會告訴員工、董事會或大眾,他們憑藉直覺做出重大決策?我期望透過推廣直覺相關的科學知識,讓那些運用直覺的人,包括最高決策者,也能更坦然的談論這個話題。
一旦建立起直覺科學體系,人們將得以理解並運用這種真實存在、可被測量的人類能力,這是大腦賦予我們的非凡天賦。透過已知的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現象,可以解釋直覺如何運作。無須訴諸超感官知覺、集體智慧、集體無意識,或是任何玄妙、靈性的概念。直覺真實存在,科學可以驗證。
這些法則基於多年來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大量的研究成果,提供清楚的架構,幫助人們理解並安全的運用直覺。為了方便記憶,我以英文首字母縮寫SMILE來概括這五大法則:
S(Self-Awareness):覺得情緒激動時,不要相信你的直覺。
M 精通(Mastery):先學習再行動,精通某件事對直覺有其必要。
I 衝動與成癮(Impulses and Addiction):不要將衝動的欲望當成直覺洞見。
L 低機率(Low Probability):避免用直覺去判斷機率。
E 環境(Environment):只在熟悉且可預測的環境中運用直覺。
每一項法則都有科學依據,而且會搭配現實中因直覺改變人生的故事。你將認識一位憑直覺行動的登山者;了解遊戲節目如何利用人們對機率的錯誤認知來設計獎勵機制;還會看到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如何啟發我的實驗室,得以在直覺科學上取得重大突破;明白為何第一次約會不該去攀岩;甚至理解尤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在低重力環境中跑步的表現。
你將意識到為什麼自我覺察如此重要,以及為何情緒激動時不該相信直覺。你會明白必須精通某個領域,才能信任自己在該領域的直覺。直覺是經由學習而來,你必須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培養它。
請回想上次憑直覺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考慮自己的情緒狀態?你是否經歷過類似的情境?你是否被欲望或成癮等原始衝動誤導?你是否因誤判機率而做了錯誤選擇?你是否處於自己熟悉的環境?換句話說,你是否利用未被開發的無意識大腦潛能,做出了最佳決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本書將會教導你如何做到。但在這之前,我們必須深入探討直覺的力量,了解為何它真實存在,以及如何用最新的科學方法去測量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