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在用直覺做判斷,但事實上,大腦在處理機率和數字時常常出錯。《直覺鍛鍊》透過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提出 SMILE 五大法則,幫助我們分辨直覺什麼時候值得信任,什麼時候可能誤導你。
我將直覺定義為:學會有效運用無意識資訊,改善決策與行動。
一旦建立起直覺科學體系,人們將得以理解並運用這種真實存在、可被測量的人類能力,這是大腦賦予我們的非凡天賦。透過已知的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現象,可以解釋直覺如何運作。無須訴諸超感官知覺、集體智慧、集體無意識,或是任何玄妙、靈性的概念。直覺真實存在,科學可以驗證。
本書將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知識歸納為簡單的五大法則,幫助你理解直覺的奧祕,並且為你的日常決策提供安全且可靠的指引。這些法則基於多年來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大量的研究成果,提供清楚的架構,幫助人們理解並安全的運用直覺。為了方便記憶,我以英文首字母縮寫「SMILE」來概括這五大法則。我們必須清楚知道,在許多情況下不適合使用直覺,本書將會具體解釋如何分辨這些情況。
人類並不擅長處理機率問題,我們的大腦不會像電腦那樣計算數字,也無法像感受咖啡的香味與口感那樣去感受機率。以下有個例子能證明這點。
我們來到一九七○年代美國遊戲節目「做個交易吧」(Let’s Make a Deal)的現場。音樂響起,觀眾大聲歡呼,大力揮舞著閃閃發光的自製標語。觀眾們打扮成各種角色:外星人、水手、啦啦隊員、小丑、小妖精……宛如參與萬聖節派對。
節目主持人蒙提.霍爾(Monty Hall)一出場,歡呼聲與尖叫聲更加響亮。他從觀眾中選出一位穿著香蕉裝的女士,對方站了起來,全身激動得發抖,說話結結巴巴的。此時助手推來一輛平頂推車,上面放著三個盒子。
蒙提說:「這裡有三個盒子,分別標示為A、B、C,其中一個盒子裝著一九七五年新款林肯大陸(Lincoln Continental)的鑰匙。」他指向舞台,天鵝絨布幕緩緩升起,一輛紅色房車閃亮登場,當時市值一萬一千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五萬五千美元)。汽車在燈光下閃閃發亮,全場觀眾為之瘋狂。蒙提接著說:「另外兩個盒子是空的。如果你選中裝有鑰匙的盒子,就能贏得這輛車。」
蒙提指著平頂推車上的三個盒子,說:「請選擇其中一個盒子。」參賽者喘著氣,緊張的選了B盒。隨後蒙提開出一百美元的價碼,想要購買這個盒子,但她拒絕了,於是他將金額提高到兩百美元,觀眾們齊聲喊著:「不行!」
蒙提說:「現在要記住,你選擇的盒子裡裝著鑰匙的機率是三分之一,空盒的機率是三分之二。」
參賽者再次拒絕主持人開出五百美元的價碼。蒙提說:「好吧,我來幫你一個忙。打開桌上剩下的其中一個盒子。」他打開了A盒,而裡面是空的。觀眾的歡呼和尖叫變得更加瘋狂。
「現在!」蒙提繼續說:「要麼是C盒,要麼是你選的B盒有鑰匙。我用一千美元現金買你的盒子。」現場觀眾瘋狂喊叫:「不行!不行!」
穿著香蕉裝的參賽者說:「不用了,謝謝。」此時她已完全沉浸在現場的氛圍中。
「好吧!」蒙提說:「那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要不要把B盒換成C盒?」此時現場觀眾都安靜下來,紛紛低聲議論,陷入沉思。參賽者心情七上八下,但是仍堅持最初的選擇。她和蒙提一起打開盒子,結果發現裡面空空如也,沒有鑰匙。她雙手抱頭,彎下身子,就像肚子被人揍了一拳,隨後沮喪的跳上跳下,懊悔自己選錯了。
在那樣的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
現在,讓我們重新分析這個問題。總共有三個盒子,其中一個裝有車鑰匙。你不知道是哪一個,但主持人蒙提知道。一旦參賽者做出選擇後,他絕對不會打開有鑰匙的那個盒子,以免破壞整個遊戲。問題是,你應該堅持原本的選擇,還是換成另一個?
想像一下,你面前擺著兩個盒子。其實你、我、那位倒楣參賽者,以及普羅大眾,多半會堅持最初選擇的盒子。現在只剩下兩個盒子,所以機率是五○%,對嗎?錯,從統計學來說,想要贏得這場遊戲,你應該要更換盒子,而且每次都該換。
絕大多數沒有統計學背景的人,都很難理解這個遊戲的機率問題,並且為此感到困惑。所以容我為大家說明一下,這例子顯示人類有多麼不理解機率。放心,我保證不會很難懂。
遊戲開始時有三個盒子,你選中有鑰匙盒子的機率是三分之一。當你做出選擇後,鑰匙在另外兩個盒子的機率是三分之二。當主持人打開你「沒選」的其中一個空盒子,原本分散在你沒選的兩個盒子的機率,現在全部集中到剩下的那個盒子,因此裡面有鑰匙的機率是三分之二,是你原本選擇那個盒子的兩倍。所以,每次玩這個遊戲時,你都應該換盒子。
這個「蒙提霍爾問題」如今已廣為人知,網路上對其有多達數百種版本的解釋,無論是影片、部落格、統計學討論,都試圖釐清這個問題。自一九七○年代以來,它就一直困擾著大家。但為什麼這個答案總讓人覺得不對勁?
當我們面對這種需要快速判斷機率的情況時,通常會「感覺」到某個答案。有些人會說自己是憑直覺得出答案,但那其實並非直覺。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擅長處理這種機率問題,所以往往會得出錯誤結論。換句話說,這又是一個「錯誤直覺」的典型案例。這就是為何SMILE當中的L代表「低機率」。在思考機率時,尤其是面對低機率的情況,我們不應該依賴直覺。想想氣候變遷或吸菸對健康的風險,如果不仔細分析數字,就很難理解這些事件的機率。就如我之前所說,我們的大腦根本不擅長處理數字。
✽ 想知道更多「SMILE法則」相關內容,請見天下文化《直覺鍛鍊》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