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2016年春夏,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回到熟悉的地方,等待與證嚴法師的會面。回想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見面時,證嚴法師對他引進人體頭顱教學、舉辦神經外科研習會的理念表示認同。林欣榮在這段回憶中,不僅感受到師父的肯定,也見證了慈濟基金會致力於偏鄉醫療與大體捐贈推廣的初心,揭開慈濟醫療志業的起點與溫暖契機。
還記得那是2016年,春夏之際,我靜靜的在這再熟悉不過的地方等候。打從進到這裡,胸口那股悸動持續不歇,是一種努力在維持平靜心情的同時,仍然難以掩飾的雀躍與敬愛。這裡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也是我的心靈歸處。
在等待師父的時間裡,偶爾我會把眼神收回來,一再確認身上的西裝、襯衫以及領帶是否端正。扣好鈕扣的西裝外套因為坐姿的影響,胸口的線條微微敞開,我拉拉西裝外套,順平了下襬,也在這個輕微的拉扯之時,記憶將我拉回二十四、五年前第一次與師父見面的那時。
「你就是那個進口人頭的醫師啊!」證嚴法師看著我說。
那時,我們彼此還是陌生人。透過一旁精舍師父對我的介紹,他看著我的眼光炯炯有神,對於我在兩年前舉辦第一屆顱底手術研習會(1998年12月),從國外引進人體頭顱訓練國內40位神經外科醫師的想法與舉動,言語間與其說是驚訝,更多的是認同與肯定。
畢竟在1996年,為了讓慈濟大學醫學院學生能在解剖課中更加了解人體結構,證嚴法師就陸續在全臺展開「大體捐贈說明會」,以《無量義經》中,「頭目腦髓悉施於人」的大捨精神,推動大體捐贈。
那次的會面,是為了「第12屆國際腦血管瘤暨代謝研討會」募款而來。
至今難忘的是,我雖然也是一身黑色西裝,但粉紅色的襯衫、鮮紅色的領帶,與師父身上一襲素雅的灰色僧服格格不入。那時的我不僅不了解法師的理念與信仰文化,甚至對於法師這個人的了解,也相當薄弱。只知道,法師所創立的慈濟基金會救人無數,甚至願意為了健全偏鄉醫療,不惜重金建造一間醫院。因此當我們為研討會籌辦資金不足而煩惱時,心裡樂觀的想著,或許這位善心的法師會贊助我們一些費用,好讓國際研討會能順利的在臺灣進行吧?
(摘自〈楔子〉)